第(2/3)頁 不過也正因為是使用黑火藥,當前的冶金技術,才能保證在400毫米的口徑,鋼材還能支撐膛壓,否則這么大口徑的火炮,恐怕會炸膛。 歷史上直到一戰時期,海戰中都極少有鐵甲艦被大炮直接擊沉的情況,規模最大的大炮巨艦海戰,英德一戰時期爆發的日德蘭海戰,雙方都沒有戰列艦被擊沉的記錄。只有俄國海軍這樣的奇葩,才在對馬海戰中,基本被日本海軍全殲。可那時候日本海軍使用的火藥,是苦味酸。 另外制約穿甲能力的,還有炮彈材料問題,使用滲碳鋼或者鋼鐵的情況下,去硬碰同樣材質的,有軟木作為緩沖的多層復合裝甲,無異于鐵錘砸鐵氈,不是一次兩次能砸碎的。所以海戰中多出現擊傷,很少有擊穿的情況。即便中國海軍裝備了昂貴的鎢合金彈頭,也無法一次性擊穿英軍裝甲,而合金彈頭的價格實在太貴,無法普及使用。所以最大的戰果,也只是擊沉了十幾艘英軍大型巡洋艦。 不過爆炸彈的普及,對人員的殺傷力巨大。中國先后傷亡了近萬名海軍士兵,英法聯軍犧牲的數量則更多,因為中國每次都能用更多的船,更多的炮跟英法聯軍作戰。 看到海戰僵持不下的情況,隨著北美和印度戰場分出勝負,護航需求降低,同時英國的主力艦也大都集中到了歐洲,已經不需要擔心英國主力艦會出現在中國海域破交,因此護航只需要巡洋艦就足夠了,大量主力艦繼續往歐洲派遣。 同時戰爭中又有一批新艦下水,中國海軍實力持續加強,又能往地中海方向派遣更多的戰艦。盟友的海軍也已經完成了編隊,統統派到地中海去。 半年時間過去后,地中海方向的艦隊規模已經達到了380艘一等鐵甲艦,專門用來爭奪制海權。至于巡洋艦等輔助戰艦,反而較少,都散開到了其他海域,在全世界范圍內絞殺英國的海運。 英國這樣一個國家,失去海外資源的供應,他們連基本的糧食都無法保證。海軍預計,更可能是封鎖戰術最后逼迫英國投降,而不是從正面直接摧毀英國艦隊。 這時皇太子無法接受的,所以一場煩惱,嘗試各種辦法尋找突破口。 在這種情況下,他對印度就更不關心了,所幸將這個不喜歡的兒子,扔到印度,他愛干嘛干嘛。 中國在海洋上絞殺英國運輸船,英國人當然也在做同樣的事情,這種事情,其實拿破侖戰爭期間英國人就做過了,當時英法兩國主力艦的決戰一直沒有發生,特拉法爾加海戰,其實算不上什么決戰,只不過是一場遭遇戰,英國人贏了,也沒有掌握制海權,法國海軍還是在全世界的大洋上絞殺英國運輸船,英國也在全世界范圍內打擊法國運輸船。 海軍計劃更改作戰計劃,他們認為從地中海方向突破已經很難短期完成。因為英國海軍控制了馬耳他和西西里島,同時背靠意大利、法國的港口,補給能力極強、受傷戰艦能夠快速修復。意大利、法國和西班牙,以及跟英國同盟了兩百年的葡萄牙,海陸方面,英國海軍都占據地利,從正面強行突破難度很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