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節 虎口奪食-《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第(3/3)頁
皇太子也不由頭痛,開戰之后,他始終面臨著嚴重的輿論批評,都是皇帝縱容慣出來的毛病。皇太子猶記得皇帝曾經親自教導他如何看待輿論,告訴皇太子說,輿論未必能代表真正的民意,但卻能一定程度上反應部分人的態度,反應部分人的想法。因為報紙總是要銷路的,他們必須寫客戶想看的內容,因此越是發行量大的報紙,就越是粗俗,不但文字要簡單易懂,而且往往采取將復雜問題簡單化,將復雜的結果歸因到簡單的原因上,這樣普通人讀起來不費腦子,而且更愿意相信,因為他們看得懂。比如把所有戰爭歸因于陰謀,盡管大多數戰爭充滿偶然和必然的互相推動,但歸因于某個人的野心和某種勢力的陰謀,更加喜聞樂見。
在新聞管制上,皇帝告訴皇太子什么都不要管,政府不但不要管,而且千萬不要回應。如果他們批評政府,就讓他們批評好了,政府真的失職了,被批評也算是一種民間的發泄。人是沒有常性的,沒人會對不關自己利益的問題持久關心,很快就會遺忘。一旦回應,就會形成持續不退的熱潮,反而惹了麻煩。
政府不介入輿論,會有民間不同的聲音自己探討,就不會惹麻煩上身。
皇太子以為皇帝的說法很有道理,可這次因為戰爭,盡管他從來沒有回應過,可報紙上的批評聲音越來越大,根本就沒有遺忘的可能,只要戰爭繼續進行,那么戰爭的話題就會持續發熱,他們就會持續的批評皇太子。
這次美國人的行動,到底會引發什么輿論,皇太子也無法預測。
如果本就對戰爭不滿的勢力,因為美國的態度,會擔心戰爭擴大的話,那么會更加的反對政府。
不過皇太子的擔憂顯然多余了,因為中國輿論界對美國購地的態度,不是擔憂,而是憤怒。皇太子惱怒美國人虎口奪食,那些對海外擴張熱衷,或者愛國,或者得利的人,都會憤怒。
結果美國購地案的消息擴散之后,中國輿論上出現了一片對美國的聲討之聲,無外乎說美國人趁火打劫,中國打仗,美國占地,想漁翁得利,落井下石。民族主義者甚至痛斥,美國北方佬這是挑釁大周,要求對美國開戰。
這時候皇太子才明白他爹說的,輿論有時候真的不代表最廣大的民意,輿論是一種聲音,聲音是人發出來的,只能直接代表發聲者的態度,能影響受眾的觀念,能反應受眾的想法,可卻不能完全代表民意。
因為還有一個最廣大的群體,要么是渾渾噩噩,要么毫不關心,這個群體數量廣大,卻是一個沉默的群體,他們是沉默的大多數,除非被激怒,否則這個沉默的大多數一般都不會表達他們的態度。
皇太子了解到,美國虎口奪食的行為,確實激發了一個相當龐大的沉默群體,他們開始站出來發聲了。
跟皇太子想的不一樣的是,李章銅雖然也為輿論轉向而高興,可他更多的想的是,如何利用輿論的轉向,來引導民眾對戰爭的態度。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周县|
修文县|
沾化县|
鸡西市|
开封市|
邳州市|
绥滨县|
双峰县|
黔西|
宣化县|
磐石市|
油尖旺区|
隆林|
通榆县|
涿鹿县|
临安市|
鹤岗市|
黄山市|
谢通门县|
新巴尔虎右旗|
岐山县|
易门县|
南木林县|
承德市|
黔西|
西藏|
抚顺市|
岳西县|
信宜市|
梁平县|
拜城县|
营口市|
齐齐哈尔市|
巩义市|
白城市|
孟州市|
崇阳县|
台湾省|
泉州市|
凤台县|
双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