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874年三月二十九日,凌晨,皇太子睡夢中被叫醒。 這種情況,肯定是出了大事。 首相周英,攜六部尚書,理藩院掌院,集體求見皇太子。 事情是凌晨十分,德國大使正式向理藩院提出通告,德國將于明日午時,對英國宣戰,要求中國履行同盟義務,與德國一道對英國宣戰。 李章銅先將情況上奏給丞相,丞相立刻召集各部尚書,一起求見皇太子,這種大事,必須內閣商討,而且宣戰之權,是屬于皇帝的。目前皇太子監國,皇太子都未必說了能算,所以跟皇太子商議,之后在做定論。 德國大使還在等待回復,很顯然,他們還需要中國最后確認一下態度,如果李章銅回復說,中國不能履行義務了,德國人可能真的會調整方式,至少不會這么急于開戰,等待英國對德國宣戰,跟德國主動向英國宣戰,政治意義是不一樣的,先宣戰者,總要背上一個挑起戰爭的罪名。如果英國主動向德國宣戰,則更能激發德意志民族的團結。 “還有什么需要議的嗎?我們不是公開表態國,會遵守同盟義務!” 皇太子聽到情況后,頗有些驚訝,距離中的同盟關系結束,就只剩二十四小時了,本以為德國人不會開戰了,沒想到他們這時候通知說他們決定宣戰,要求中國履行義務,并就此問題希望得到中國的明確回復。 皇太子等這個消息等的望眼欲穿,態度十分明確。 不過丞相還是很猶豫:“殿下。如今時間已經來不及了,德國人似乎打算不宣而戰,這不和法理啊?” 皇太子哼道:“合不合外交程序,那是德國人的問題,只要同盟在,我們就要守約。” 周英又道:“此事是否要先請示一下陛下?” 丞相顯然不是一個想打仗的,盡管周英跟周觀海一樣,都是皇太子這幾年提拔上來的太子黨一系,但持重的文臣,都不太愿意打這種沒道理的戰爭。 皇太子道:“父皇定然是要奏明的。我會立刻啟奏父皇。不過我想父皇絕不會允許背盟之事發生的。所以可以回復德國人,如果德國對英國宣戰,我們會履行同盟義務。” 周英也不再堅持,他畢竟是皇太子提拔的官員,不會跟皇太子一直唱反調。 于是道:“那就請李掌院向德國大使傳達我國的態度吧。議會那邊怕是有些麻煩,天亮之后,我會找議長先商議一下。” 皇太子道:“不要等天亮了,現在就到周觀海家里去。趙尚書,你們擬定的作戰方略,可能立刻施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