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節 加冕-《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第(2/3)頁
巴枯寧、赫爾岑、別林斯基等等中產階層自由派政治人物開始跟奧爾加聯系,希望得到奧爾加的支持。莫斯科的大貴族勢力也在暗中跟奧爾加談判,希望奧爾加能夠保證他們的利益。
沙皇日漸被孤立,駐守克里姆林宮的軍隊,也開始出現逃跑現象,畢竟誰都不想在這種政治斗爭中白白犧牲,尤其是作為首都衛戍部隊,里面有太多的沙皇信賴的貴族子弟,這些人可聰明著呢。
奧爾加頻繁接見各路政治勢力,之前沙皇的政策是打壓資產階級政治勢力,于是采取了貴族回歸政策,而且模仿英國城里了貴族議院,資產階級的國民議院的議案,必須通過貴族議員才能交由沙皇批準。
資產階級政治勢力,因此一直對沙皇不滿,但俄國還缺乏一個有組織的中產階層,政黨政治尚未形成,加上國民議會中也夾雜著大量的舊貴族,讓議會一直無法成為制衡沙皇的勢力,從這一點上來看,亞歷山大二世的政策至少是對他自己有利的。
資產階級代表希望奧爾加能夠解散貴族議院,他們就愿意向奧爾加效忠,承認奧爾加為俄國沙皇。貴族議院尚未表達這樣的觀點,他們只希望奧爾加不要改變沙皇的現行制度,甚至許多貴族還希望奧爾加能懸崖勒馬,放棄這次政變。
盡管看起來資產階級更有支持奧爾加的態度,可奧爾加并沒有完全接受他們的要求,而是進行了反復的談判,她答應可以限制貴族議院的權力,答應廢除貴族議院否決國民議院通過法案的權力,如果雙方的法案有沖突,則提交沙皇裁定。
奧爾加還答應廢止貴族補助金,停止農奴稅的征收,貴族將不再享有對失去農奴和土地的補償權力。這一條讓資產階級政治勢力決定支持奧爾加,他們將召開會議討論,擁護奧爾加接任沙皇,并按照新的方式進行加冕,效仿英國的在議會上,向憲法宣誓,而不是在教堂加冕。
宗教勢力對此是不滿的,但奧爾加對宗教進行了讓步,決定加強東正教的教權。恢復被彼得大帝廢除的牧首制,解散宗教事務管理委員會,將宗教管理權力,交回教會。成立莫斯科和全俄羅斯大牧首,由大牧首對全國宗教事務進行管理。但沙皇堅持大牧首的任免,必須經過沙皇的肯定。
恢復大牧首制度,這讓宗教愿意支持奧爾加,德羅茲多夫將成為全俄羅斯大牧首,他不可能不為此積極奔走,基本上宗教勢力認可了奧爾加,甚至愿意給她加上圣人頭銜,以表彰她對宗教做出的貢獻。
貴族院是最后討論奧爾加的繼承權問題的,大多數貴族依然堅持奧爾加沒有繼承權,但有些貴族政治家認為,如果貴族院反對的話,國民議院通過法案,則有可能讓貴族院失去沙皇的支持,奧爾加通過武力奪取皇位之后,恐怕會解散貴族院。
貴族院始終無法達成一致,奧爾加則采取了一個極其高明的手段,她先游說國民議院,希望他們能通過一個決議,恢復俄羅斯的大牧首制度,認為此時爭取全國民眾的團結十分重要,而教會對民眾的影響力巨大,只有聯合民眾,才有可能壓制貴族。國民議院同意了這一點,然后通過決議,贊成恢復大牧首制度。
宗教和貴族,一直都是沆瀣一氣的保守勢力,國民議院都通過了這個法案,貴族院沒道理反對,兩院一致支持在混亂的時候恢復大牧首制度,那么沙皇呢。
此時沙皇雖然被困在克里姆林宮中,但主教還是能夠來去自如,他拿著議會的法案,進攻求見亞歷山大二世,不知道跟沙皇怎么談的,沙皇竟然也同意恢復大牧首制度,或許希望在此時能得到教會的支持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