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周瑯看來,民族問題影響最大的,往往是軍事力量,因為軍隊中士兵不夠團結,互相拆臺,無法配合,另外少數族群的國家認同較低,無法像民族國家那樣,進行民族動員,建立單純的超越民族的國家觀念,中國人用了幾千年效果似乎也不怎么好,最后還是退回到民族國家的老路子上,創造了一個中華民族的概念。 奧地利的老對手奧斯曼帝國也遇到了這個問題,馬哈茂德等奧斯曼蘇丹這些年一直推進大奧斯曼主義概念,希望用一個大奧斯曼的觀念,來讓國內的希臘人、阿爾巴尼亞人、保加利亞人建立起一個共有的認同,可惜結果是什么,歷史早就給出了答案。 所以奧地利帝國面對的,也是這種困境,推進國家主義吧,連中國都無法做到,幾千年的教育也只是在士大夫階層中培養出了超越民族界限的家國天下的情懷,奧地利短期內根本不可能做到,所以在拿破侖戰爭后,奧地利就很少有鮮亮的軍事戰果了,原因就是一個開始形成的現代民族觀念,讓奧斯曼帝國的動員能力,甚至低于哈布斯堡王朝時代的王朝戰爭。 這些潛在的問題,此時別人還布清楚,但周瑯清楚。有可能拉攏奧地利的代價,比打垮這個國家更大。但是奧地利崩潰之后,東南歐的地緣真空該怎么填補。這個巨大的地緣真空弄不好,就是極其殘酷的民族仇殺。是不是會有其他勢力在這里趁勢而起,或者殺夠了之后,分久必合,在面對一個超級中國的情況下,聯合起來。 聯合起來的可能性太小,統一歐洲本就是一個笑話,但被其他勢力滲透是很可能的,通過復雜的王權繼承制度,北德意志一些小邦國或者老貴族家庭,有可能在這里建立政權。形成一個個依附于北德意志帝國的德意志君主國家。這等于給德國統一中歐掃清了道路。 另外就是,弄垮奧地利帝國,讓這里陷入混亂,也不是周瑯想看到的。中國目前的國際地位,事實上等同于美蘇爭霸時期的蘇聯,國力上則等同于美國,硬實力比英國強,也建立了一批搖旗吶喊的小跟班,但在對歐洲國家的影響力上比不上英國。作為霸權國家,想贏得盟國和中立國的認可和尊重,完全靠武力是不行的,不斷輸出革命的蘇聯就是例子,輸出文化的美國反而更受歡迎。 美國后來能建立唯一的霸權,也是因為他更能向盟國分享利益,蘇聯卻憑借軍事和政治控制盟國,然后在經濟上制定傾斜政策,比如規定蘇聯商品和東歐盟國商品的不平衡價格,來剪盟國的羊毛。這種類似于拿破侖式的,損人肥己做法,讓盟國不可能跟蘇聯同心同德。 于是蘇聯接替,政治和經濟控制消失之后,東歐國家紛紛倒向了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 加入當年蘇聯能夠寬容一些,不至于讓俄羅斯繼承不到一丁點遺產,搞的舉目皆敵的境況。 中國既然要做世界的領導者,那么就要維護世界秩序,奧地利崩潰后,勢必要出手收拾殘局,與其那時候耗費高昂的代價維護秩序,不如讓秩序不要崩潰的好。 所以這是向奧地利做出一些讓步,拉攏他們的原因,只是不想奧地利帝國過早的崩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