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周三十九年的戰局,以中國軍隊在各條戰線上都有所進取,而又無法取得決定性勝利而結束。 印度戰場上陷入僵持,雙方圍繞印度河流域展開爭奪,英屬印度再次出現了一些叛亂,但有上次經驗的英國人用最快的速度予以鎮壓,幾乎沒有影響到戰爭;印度西北部靠近中國的地區,許多都被中國本土軍隊收復,但艱難的地理條件,讓中國本土很難調動大軍南下。 北美戰場在西班牙展開殖民地內戰,美國政府跟中國秘密停戰而開始降溫,只有哈薩克戰場依然激烈,但也不得不在一個火熱的夏季之后迅速降溫。 10月份,西伯利亞地區的戰斗基本上就停止了,中國軍隊攻占了托博爾斯克,但卻沒能南下占領鄂木斯克,也沒有向西攻下秋明等地,但誰都看得出來,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哈薩克方向的戰斗,在11月底也基本結束,中國軍隊繼續回收到哈薩克丘陵防線內窩冬,英俄聯軍終于抓住了機會,大步后撤到了圖爾蓋高原。英俄聯軍的撤退似乎預示著,他們的戰略進攻時期結束,明年將會迎來中國軍隊的全面反攻。 英國和俄國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雙方不斷交換意見,甚至組建了聯合司令部,沙皇親自坐鎮充當總司令。但以英國人的德性,是不可能讓英軍接受沙皇直接指揮的,在沙皇和英國軍隊之間,還有一個英國陸軍司令,為了平衡沙皇親自出面帶來的地位差距,英國陸軍總司令,歐洲一流名將威靈頓奉命前往俄國任英軍總司令。沙皇對英軍的命令,都必須通過威靈頓。 英俄聯軍對前線兵力已經沒有加強的后勁,中國也沒有能力支持超過三百萬以上的軍隊在這一帶作戰。 戰略局面變得異乎尋常的簡單,所有人都清楚,明年能否擋住中國大軍的反攻,關乎這場戰爭的勝負。 所有的變數已經清晰,包括中國對占領區的治安戰也取得了勝利,西伯利亞地區的統治沒有想象中那么難。 一開始確實有大量的俄國人在騷擾,這是俄國的既定戰略,通過哥薩克等遷徙到西伯利亞地區的武裝力量,通過非正常的戰斗方式,遲滯中國大軍的進軍速度。 剛開始中國軍隊確實不習慣,但只過了一個冬天,就找到了正確的辦法。一開始規模龐大的中國占領軍采取的是清剿和鎮壓策略,但一個冬天過后,他們發現,其實哪里需要那么麻煩,根本就不需要摧毀反抗勢力。對于那些農牧為主的哥薩克,只需要在冬天來臨前,把他們趕出他們的營地,嚴寒就會殺死他們。對于那些農奴主,只要在冬天讓他們離開他們溫暖的壁爐,不出幾天就是一具凍僵的尸體。城市居民就更不用說了,中國軍隊占領了城市,對于不聽話的直接抓捕,不要太簡單。 第一個冬天,中國軍隊摸索到了這個正確方法,第二個冬天來臨前大規模采用,冬天過后,西伯利亞地區再也沒有了反抗力量。軍隊甚至認為,用200萬人在西伯利亞地區展開軍事行動,兵力太多了。 當然隨著連續兩年的清剿,加上俄國居民的逃亡,西伯利亞地區的俄國人口大幅度下降,從之前的400萬人已經降低到不足200萬人了,俄國人數量甚至比不上占領軍,想讓他們反抗也沒有能力。 但高層拒絕了西伯利亞軍隊提出的去中亞輪換的建議,中國武裝了九百萬軍隊,只有五百萬人可以參加戰斗,剩下的一直在后方待命,一邊訓練一邊維持治安,防備國內可能出現的動亂。可實際上國內十分穩定,有吃有喝,又知道國家正在打仗的情況下,老百姓是能夠理解暫時的困苦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