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節 茶葉來源-《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第(1/3)頁
根據這一次特殊的情況,周瑯的茶葉來源是通過開源節流弄來的。
所謂開源,從武夷山走陸路,千里迢迢的茶葉來源,周瑯沒有能力開拓,不管魏連理有多么強的交際能力,首先時間上就來不及,所以開的是廣東本地的貨源。
廣東也產茶,甚至廣州城外的蓮花山上都有茶葉種植,伍秉鑒家族在康熙初年由江西南康遷至廣東廣州,就在蓮花山種茶為業。
但廣東最大的茶葉產地則是在鶴山縣等客家人聚居的山區。
以前茶葉貿易生產還銷售兩端,都受制于壟斷,中國是十三行影響,英國是東印度公司影響,強勢的壟斷者握有絕對的話語權,控制著茶葉價格。現在周瑯從兩個方向沖破壟斷,在內部,則提高茶葉價格來采購,在外部,則通過向走私商大量提供茶葉來銷售。
結果廣東茶葉出口量大增,這種增加當然不可能是產量增加帶來的,因為歷史上茶葉產量大規模增加,那是鴉片戰爭之后的事情,1840年全國產茶5.0萬噸,出口1.9萬噸,至1886年全國生產和出口量分別達到25.0成噸和13.41萬噸,生產量增長4倍,出口量增長6.06倍,平均每10年增加一倍多。因為隨著茶葉出口擴大,種植茶葉變得有利可圖,大量農民鏟掉山上的草,砍掉山上的樹,不斷的開辟茶園。
可這是一個長期效應,茶園開辟出來沒有四五年是無法見到成效的,所以目前是在生產沒有擴大的情緒,出口增長,這意味著出口擠壓的是內銷的產量,造成的結果就是市面上茶價上漲了兩成。
另一個來源是節流,或者說截留更合適。魏連理在廣州大肆高價收購茶葉,當地茶商除了將那些十三行收不完的茶葉賣給魏連理,還將不少原本應該賣給十三行的茶葉,賣給了魏連理;又因為跟官府和行商們達成的協議,行商們被迫將原本應該賣給洋商的份額,轉出來一部分賣給了魏連理;這等于魏連理不但截留了十三行的供應,也截留了洋商的供應,其中受損最嚴重的,正是英國東印度公司。
除了給洋商供貨,更多的貨物,則是送回臺灣來。這些貨物一部分是周瑯的貨,將會在風季到來之后,隨著商船抵達印度和其他地方,一部分則是準備轉售給洋人的貨物,從廣州取得貨源,然后在東港出售,這會吸引來大量的洋人貿易,只是暫時大多數供應給洋商的貨物還必須在廣州交割,因為東港作為一個小港口,目前處在繁忙的建設之中,倉儲力量還無法完全滿足從廣州采購的貨物需求。
等到港口建設完備,那時候甚至可以從廣州直接轉移大量的商業機會。因為周瑯確信,在管理上,廣州官府肯定無法跟自己相比,假以時日,在開放的東港還是在充滿刁難的廣州貿易,對各國商人來說,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不過目前魏連理在廣州的行為,等于同時損害了十三行和東印度公司的利益,這兩個壟斷勢力肯定不會高興,現在有馬嘎爾尼的威脅,廣州官府不敢得罪周瑯,等到危機解除,估計他們就會反彈。
那時候就得采取新的措施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集贤县|
曲沃县|
固始县|
斗六市|
大荔县|
邵阳县|
响水县|
濮阳县|
嫩江县|
康保县|
安陆市|
珲春市|
尚义县|
灌云县|
白沙|
房山区|
北流市|
贡山|
巢湖市|
思南县|
读书|
安徽省|
敖汉旗|
额尔古纳市|
军事|
大化|
大连市|
柘荣县|
天长市|
新安县|
新龙县|
泸定县|
广宁县|
阳春市|
磐安县|
平乐县|
象山县|
榆中县|
华坪县|
潜江市|
沈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