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十七節 正規軍-《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說回軍裝,軍裝的設計,是周瑯親自參與的。

    原型依然是以西式軍裝為藍本,然后逐步更改,上衣選擇是修身筆挺的設計,周瑯覺得修身的服裝看著就精神,清軍寬大的軍裝,如果臟一些的話,看著跟丐幫似的。不過沒有選擇西式軍裝上那么多的裝飾物,非常素檢,扣子都是木質的。之所以如此,不是舍不得材料費,而是周瑯將扣子設計成等級的象征,普通士兵就只能使用木扣子,隊長是鐵扣子,把總銅扣子,千總銀扣子(銅鑲銀),參將是金扣子(銅鑲金)。簡潔明了,在勛章出現和被士兵接受之前,這就是最顯眼的等級標識,想穿漂亮的扣子,努力立功升官吧!

    軍褲選擇的直筒褲,這個沒什么說的,貼身舒適即可。

    最難選擇的是鞋和帽子。

    菲舍爾建議用皮鞋,周瑯也青睞皮鞋,尤其是給軍官和儀仗兵配上長筒皮靴,走起正步來那叫一個拉風,這可不是虛榮心,多進行閱兵有助于提高士兵的榮譽感;但經過嘗試后,周瑯就放棄了,臺灣的氣候,穿上皮鞋,許多士兵的腳氣馬上就發了,對這時代的醫療條件來說,是會影響戰斗力的,鴉片戰爭時期的英軍就受此影響。一直到日俄戰爭時期,日軍還受困于一種腳氣病,患病者足踝,膝蓋,大腿至全身有水腫及漿液滲出,嚴重者喪失運動能力,甚至引發心臟病危及生命。在海軍中,腳氣病甚至成為壞血病之后士兵最大的威脅。

    所以周瑯放棄了采納皮鞋,與其用皮鞋反不如當地人喜歡的草鞋舒適,但草鞋的耐磨程度不足,一場訓練都沒結束就得換鞋,盡管價格低廉,可上了戰場,總不能臨陣換鞋吧。最后采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用牛皮帶子做皮涼鞋,耐磨問題就解決了,而且還比較上檔次。

    帽子問題比較敏感,周瑯不想完全采納西方軍隊中的高筒帽、船形帽之類的帽子,打算采用一種中式帽子,明代之后文人流行的四方巾消失了,但是瓜皮帽流傳了下來,清軍采用斗笠型軍帽,都不太附和周瑯的要求。最后試來試去,采用瓜皮帽加遮陽帽檐的設計,然后加上一個帽徽,立馬就有些氣勢了。普通士兵也給一顆銅帽徽,壓上簡單的圖案,目前是劍形紋,考慮日后根據某只軍隊立下特殊功勛后,給他們更換專有的帽徽來增加榮譽感,比如虎頭紋、龍頭紋之類的。

    軍裝顏色,也選得比較鮮艷。這一點跟現代軍隊講究隱蔽性,采用迷彩色偽裝色不同,菲舍爾介紹說,歐洲軍隊都使用醒目的顏色,目的是跟平民區別開,增加士兵的榮譽感,比如英國采用的就是紅色軍裝,因此有紅衫軍或者龍蝦兵的外號。看在榮譽感的面子上,周瑯也選擇了顯眼的顏色,考慮到臺灣落后的手工業現狀,選擇了最常見的顏色,帽子使用了紅色,上衣采用藍色,褲子是素色(不印染),鞋子是黑色。

    材質采用當地特色的毛加麻混紡的特殊織物,當地俗稱毛布,是當地番人婦女用獸毛和苧(苧麻)織成。因為十分結識,漢人買來做旗子,或者做包裹。周瑯選擇這種織物,一來是因為本地所產,來源穩定可控,二來是因為毛和苧麻的織物都比較筆挺,不像棉布穿久了之后,就容易垮下來,影響軍容。

    不過番人的生產力有限,所以周瑯攢了很長時間,才攢夠了制作軍裝的布料。而且一套軍裝的價格并不便宜,平均下來,制作一套得十個銀元;不過相對于滿清官員制作一身考究的官府動輒兩百兩銀子的價格,還算厚道。

    軍裝逐步發往各個營區,一開始士兵們自己穿上互相看著笑,之后是老百姓圍觀他們跟著笑。可當整齊的軍裝,配合整齊的步伐,統一的武器,開始操訓之后,不管是士兵還是百姓都不笑了,千篇一律帶來的紀律感自帶一種森然的氣勢。

    除了軍裝,菲舍爾的建議下,騎兵也組建了。在東港繳獲了一百皮軍馬,雖然比不上歐洲戰馬高大,總比沒有強。而且一旦證明騎兵效果好的話,周瑯不惜血本也要從印度采購一批戰馬回來,聽說印度馬是馴化阿拉伯馬培育出來的,跟歐洲馬力量差不多。

    擲彈兵團也組建了起來。從全軍中進行了挑選,選拔出了一千名體格最為強健的老兵,單獨組成一營,依然由馬大雷帶領。

    炮兵擴大到了一千人,裝備一百門大炮,淘汰了清軍自造的土炮,換裝了科林當時扣留在左營的步兵炮,每十人為一隊,負責一門炮。四門炮組成一個炮團,四個旅和擲彈兵營各裝備一個獨立的炮團;剩余二十個炮團組成一個炮旅,專門用來攻堅克難。

    醫院逐步完善,由聘請的專業醫生在后方組建野戰醫院。沒個團都設立一個專門的醫療班,負責在戰場上緊急救治傷員,經他們緊急救治后,重傷員送回后方醫院治療。

    隨軍學校一直在辦,但因為士兵的基礎太差,以及大多數人態度并不端正,效果目前還不太好,至少還沒有成批出現掃盲的士兵和軍官。但零星出現的,被教書先生確認已經可以識字的士兵和軍官,士兵直接任命為基層軍官,軍官直接升一級。這種鼓勵力度,漸漸開始扭轉了軍隊中的學習風氣。果然寒窗苦讀最大的動力是學而優則仕,而不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周瑯還開始組建專門的炊事班,一個團一個炊事班,就負責做飯,周瑯認為吃得好,有助于提高戰斗力。

    另外一個制度創建是正式樹立了軍隊名稱,周瑯以自己南路輔國大元帥的名頭,給軍隊起名南路軍,制作了寫有“南路”字樣的旗幟下發下去,取代了軍隊以軍官姓氏為旗號的傳統。

    目前南路軍一共有四個旅,過去的老營,現在則由新組建的擲彈兵團取代,但并不叫擲彈兵團,而是給了一個獨立于四大旅的名稱,帥營,意思是帥帳親兵營,歸周瑯直接指揮。

    經過這一番制度建設,周瑯很確信,他的軍隊目前比清軍看起來更像正規軍。

    這一番休整,時間就到了五月底,北伐的王輔茞從北邊回來了,去印度的謝清高也從海上回來了,倆人的回歸,各自給周瑯勢力帶來了一些改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宁县| 信宜市| 梧州市| 邵阳县| 凤台县| 修水县| 象州县| 武冈市| 东城区| 景宁| 东至县| 堆龙德庆县| 沛县| 盐山县| 巴彦县| 沂源县| 汝南县| 江北区| 南汇区| 龙江县| 翼城县| 嵊泗县| 平江县| 林口县| 游戏| 都兰县| 夹江县| 肇庆市| 若羌县| 屏东县| 斗六市| 南岸区| 集安市| 出国| 许昌市| 望城县| 溧阳市| 岗巴县| 平原县| 襄垣县| 左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