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蔡世文將消息傳遞給了廣州知府,果然大人勃然大怒,險些直接把蔡世文下獄了。 對廣州官府來說,惱怒的并不是夷人失信,說好的放人換撤軍,突然就改口了,夷人在他們眼中本就是不講信義的,哪怕商人們普遍覺得洋商比官府更講信用,但不妨礙這些不了解洋人,也不屑于去了解洋人的文官堅信夷人都是無信無義之人的偏見。 官府惱怒的是對方提出的要求。賠錢倒是無所謂,二十萬銀元也不算多。道歉就很難接受了,讓他們堂堂官員向夷人道歉,豈有此理!開放香山、東莞貿(mào)易根本不用考慮;而劃出土地讓英國人居住,這簡直就觸犯了底線。 廣州的官員們太清楚澳門允許葡萄牙人居住帶來的問題了,歷史上每每洋人跟當?shù)孛袢酥g的沖突,都能引起總督的注意。而葡萄牙人居住在澳門,又不可能沒有沖突。為此廣東官府沒少直接上書到皇帝一級,從康熙到乾隆,為了解決澳門的問題,不得不改變了很多。比如印光任之所以去澳門制定那些海貿(mào)制度,就是因為香山縣令總是包庇洋人,兩廣總督認為縣令官職太小,無法震懾夷人,所以才建議設(shè)立一個同知來專門管理夷人事務(wù)。朝廷因為復(fù)設(shè)官員動靜太大,建議將廣肇羅道的海防同知搬到澳門,直接震懾夷人,這才有了印光任就任澳門同知的事情。 小小一個澳門周邊,總稅關(guān)設(shè)在澳門城里,縣丞衙門位于關(guān)閘,海防同知在前山寨,還有一個香山縣,虎門還駐扎這水師,這些都是為了防夷,現(xiàn)在又要給英國人開辟一塊土地,那得又附設(shè)多少官署,不是廣州官府能夠決定的,而且動靜太大,他們之所以跟洋人談判,就是不想事情鬧大,最后皇帝追究下來,要是滿足了夷人的要求,反倒把事情鬧得更大。 因此廣州官府根本不可能答應(yīng)這些條件。 但他們也沒有派蔡世文來回復(fù),而是就當什么事沒發(fā)生,躲在城里不言不語,按照大人們的說法,那就是晾番鬼幾天,看他們不能貿(mào)易能撐幾天,等他們撐不住,自然求上門來,這就是廣州官員們對來貿(mào)易的洋人的認識,認為對方來貿(mào)易完全是求著大清,沒有貿(mào)易,他們就得餓死。 另外官府手里還有一批俘虜,東印度公司的職員和哈拉爾船上的一桿重要船員可都沒放呢,也不怕夷人翻天。 這一晾就是三天,馬嘎爾尼很失望,科林則很高興。 自從馬嘎爾尼來黃埔后,科林就很不滿意,因為馬嘎爾尼竟然決定要跟當?shù)毓俑勁小? 科林則強烈要求進攻廣州,即便是談判,也必須是在攻占廣州之后再談,他認為如果不給清王朝足夠的壓力,對方是不肯平等談判的,還污蔑中國人毫無信用,即便對方做出了承諾,也沒有任何意義,這些情況他在印度見的多了,最后都得動用武力。 可誰知道馬嘎爾尼哪根神經(jīng)錯亂了,竟然在看到廣州官府放了一半人質(zhì)之后,產(chǎn)生了跟對方就此談判的心思,堅決反對科林在談判期間采取軍事行動的要求。 所以自從馬嘎爾尼來到黃埔,科林就跟馬嘎爾尼產(chǎn)生了嚴重的分歧和沖突。 可馬嘎爾尼向蔡世文提出要求,讓對方帶回廣州后,一連三天廣州也沒有派人來聯(lián)系,這讓科林馬上占據(jù)了上風,提出采取軍事行動的要求就更有說服力了。 馬嘎爾尼嘆了口氣,同意了科林采取軍事行動的要求。 于是戰(zhàn)斗再次打響。 科林這次比上次進攻更加冒進,多路進攻,一路占據(jù)廣州城西南的十三行商館區(qū),一路沿江而上由城西北登岸,包抄城北高地,攻占城東北各炮臺。 由于占有水路優(yōu)勢,科林的行動清軍完全無法阻止,商館區(qū)很快失陷,接著科林親自帶人在城西北登陸,向俗稱四方炮臺的越秀山蟠龍崗上的永寧炮臺發(fā)起進攻,在付出了十幾個人的傷亡后,就打退了防守這里的一千多人,攻占了這座炮臺,現(xiàn)在可以向整個廣州城發(fā)動炮擊。 對清軍而言,廣州附近要地全失,一萬八千清軍退入城內(nèi),秩序大亂,兩廣總督長麟立刻把廣東巡撫郭世勛、布政司陳大文、廣州知府朱棟,甚至連南海縣令李枟這樣的小角色都召集起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