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身在臺灣的周瑯陷入了巨大的困境之中。 這種困境比周瑯預(yù)計的要大,簡直就是內(nèi)外交困。 外部的困境是清軍采取了出乎意料的行動,之前周瑯以為占領(lǐng)左營之后,當(dāng)?shù)毓俑隙〞扇⌒袆樱墁樃鶕?jù)俘虜?shù)那遘娛勘治鲞^,鳳山縣擁有的武裝力量不會超過兩千人,而且分散在四方,鳳山縣城里最大的機動兵力不過五百人,這還是不計算吃空餉的情況。 除非對方愿意空城而出,那么周瑯?biāo)鎸Φ臄橙私^對不會超過五百人,科林保證過,只要對方兵力一次投入不超過己方的五倍,他就有絕對的信心依靠有利地形堅守住。現(xiàn)在科林手里有四十個雇傭兵外加六十個水手組成的一百人武裝力量,能夠抵擋一次投入五百人的進攻,顯然即便鳳山縣空城而出,也不可能一次性將所有兵力都壓上來,因此守住是毋庸置疑的。 只要能守住左營,周瑯百分百確信,鳳山縣官府不會跟他們死磕,見識到不可能用武力收回左營之后,對方肯定會選擇和談,這一點是有歷史經(jīng)驗的,鴉片戰(zhàn)爭的時候,咸豐派出的欽差大臣琦善在遭遇虎門失利之后,都敢私下跟英國人簽訂穿鼻草約,事后被撤職查辦。 琦善是欽差大臣,虎門被英國奪占,這對于整個中國來說,只是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地方了,這樣小的失利,琦善都敢私下談判,相比現(xiàn)在的左營對于鳳山縣重要性要大的多,遭受的失敗也更大,鳳山縣的官員就更有理由因為這種程度的失利跟周瑯談判了。 對方主動來談,周瑯就占據(jù)了主動權(quán),琦善敢私下許諾英國人六百萬銀元,鳳山縣的官員拿出兩三萬銀元應(yīng)該不成問題,城里有的是供他們逼索的商人,就好像琦善逼索十三行的行商一樣。周瑯目的不是謀財,只是通過這種強勢的態(tài)度,讓對方不敢招惹自己,然后可以安然度過維修船只這段時間。說白了跟那些五毒但卻擁有色彩斑斕的動武一樣,不過是一種威懾色彩。 他強硬的目的不過是自我保護,因為對于整個臺灣的地方官府來說,周瑯現(xiàn)在的力量實在是太弱小。如果一直認慫,對方不斷的欺負上門,他受不了這種消耗。 但跟周瑯預(yù)計的對方會派軍隊來攻打左營不一樣,鳳山縣官府的謹(jǐn)慎態(tài)度出人意料,他們確實派出了軍隊,而且派出了三路大軍,南北和東方開進了一支軍隊,但卻不來攻打,反而卡住了所有進出左營的官道,做出了一副長期圍困的架勢。 這實在是出人意料,周瑯怎么算計,也算計不出清朝官員的膽子竟然如此之小。盡管科林在左營南北建立了哨卡,一直在努力杜絕間諜的滲透。可實際上左營的情況是堵不住的,因為需要當(dāng)?shù)厝颂峁┪镔Y,所以就不能斷絕貿(mào)易,來往商隊一直都是受到歡迎的。 這些進出的商隊,肯定將左營的實際情況告知了鳳山官府,鳳山官府一定知道左營就只有百十個夷人士兵,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不可能沒有膽子發(fā)起一次進攻啊。 可是現(xiàn)在,根據(jù)科林手下偵察兵帶回來的情報,他們北方的清軍有上百人,東方蓮池潭那邊清軍大概兩百人,南方是清軍的主力接近五百。按照這樣的兵力,基本上可以認定,鳳山縣幾乎調(diào)動了境內(nèi)三大營的所有兵力,北邊的應(yīng)該是兵員數(shù)量一百八十的岡山營,東邊的則是擁有兵額三百的下淡水營,南邊則肯定是從縣城方向調(diào)來的南路營主力,兵額五百。 敵人總兵力接近一千,而且不是采取直接進攻的方法,而是采用圍而不打的戰(zhàn)術(shù),這確實讓周瑯陷入了困境之中。因為周瑯的計劃中,最大的依仗就是雇傭兵更先進的武器,更強的戰(zhàn)斗經(jīng)驗和組織能力,加上地利之便可以抵擋數(shù)倍敵人的進攻。最大的缺陷是兵力不足,根本就沒有余力反攻出去。可現(xiàn)在敵人明明擁有十倍的兵力,卻并不發(fā)動進攻,反而采取包圍戰(zhàn)術(shù),長期封鎖的話,左營這個地方就是死地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