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六章 黑云壓城城欲摧-《滅星》
第(2/3)頁
冬落與雪念慈低聲說了幾句話之后,就開始組織善后工作了。
王鐵山及其羽林軍停止了反抗,很快便被戎家軍給控制了起來,而那三百后天第五境雖然小有反抗,可在秦疏雨這先天境的強壓下,那點反抗也就是一劍的事。
一劍長安。
傷者死者都被帶下去妥善安排。
長樂宮前又恢復了安寧。
冬落望著長安眾百姓道:“從今往后,凡陳國百姓免除一切徭役賦稅。”
長安百姓一陣歡呼。
雖然他們已經知道這條政令是從長樂宮中發出去的,是以漢王的名義發出去的,可真當聽到漢王說了之后,長安百姓還是感到激動莫名。
等這群在范扒皮的打理下備受苦難的百姓停上了歡呼,冬落接著說道:“本王知道,這一段時間有許多不利于本王的謠言在百姓間流傳,本王也承認其中有些是真的,可其中很多都假的。”
長安百姓都側耳傾聽,感情王爺這是要辟謠了?
“有人說本王來陳國的目的是為了斂財,這是不是謠言,本王說了不算,本王只能說一句來日方長,拭目以待。”
這種事怎么說,你要是說你不是來斂財的吧!肯定沒人信,好話誰都會說,可好事并非是人人都會做。
修者修行,雖是苦修,可有錢鋪路,登山順遂,誰有愿意步步苦修呢!
冬落也沒有跟長安百姓做什么保證,這種事是看做的,不是看說的。
正如他說的來日方長,拭目以待。
說完這事之后,冬落又接著說道:“本王最近一段時間不再長樂官中,也不在長安,而是去了陳國各城巡
查。”
百姓們恍然大悟,難怪之前王爺不是從長樂宮,而是從百姓中走出來了。
“本王這一路上寫了幾首詩,本不欲賣弄的,可本王也聽說了有人說我在洛陽樓寫的那一首詩是抄的,本王也不想辯解什么,因為本王覺得詩寫得好,不能當飯吃,也不能當酒喝。與其寫好詩,倒不如好好想想讓百姓們如何吃上飯,如何喝上酒。”
毫無意外,冬落這一席又引起了一陣歡呼。
“王爺,你繡口一吐,便是青山翠竹,搖曳生姿。還請王爺將巡查路上寫下的詩與我等說說,也好讓我等學習學習。”
“是啊!王爺,精神食糧它也是食糧,我們吃上了飯喝上了酒,口腹之欲是滿足了,可這精神還很匱乏啊!”
“王爺詩名無雙,還請王爺為我陳國文壇添磚加瓦。”
……
百姓們議論紛紛,都想要冬落將他所說的他這一路上寫下的那幾句詩念來大家聽聽。
最近一段時日,冬落的詩名可謂是一漲再漲,已經漲至了巔峰。當初秦疏雨等人可是知道范思遠此舉的目的,便是想要以盛名來壓挎冬落,讓其為盛名所累。可當初秦疏雨非但沒有橫加阻攔,反而在暗處推波助瀾,說什么一城一國之盛名是壓不挎漢王的。
之所以現在的長安百姓在聽到冬落有詩作之后,便如此癲狂的原因,正是因此。
因為冬落的詩名太盛,所有人都想要瞧瞧,漢王他究竟是不是……浪得虛名。
如果是浪得虛名的話,他們雖不至于聲名盡毀,可百姓們暗地里肯定少不了一番嚼舌根了,又會開始重新審視王爺那首《竹石》究竟是不是抄的這一個問題來。
畢竟無風不起浪。
冬落自然知道百姓心中所思所想,他之所以如此說,便是想在側面回答一下百姓那個問題。
正面回答的話,若說那首詩他不是抄的吧!可他確實是抄的,哪怕那個人不在這個時空。
若說是抄的吧!那他在陳國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這點聲望,怕是要毀于一旦了。
所以,他只能出此下策了。
若說背詩,他還真的沒怕過誰。
他要是把他記得的所有詩,五千年文化留下來的璀璨一股腦的砸下來,別說是這陳國的文壇了,怕是這神州大陸都不見得承受得住這一股軒然大波。
冬落大聲說道:“既然如此,那本王就與你們好好說道說道,說說我積弊已久,積貧積弱的陳國,看看某些人究竟把我陳國治理得怎么樣?”
冬落話里的某些人是誰,冬落雖未挑明,可大家都知道,說的是太傅范增。
圍觀百姓紛紛取出紙筆,準備在第一時間將漢王冬落的詩作記下來。
上一首《竹石》,可以說是養活了陳
國的造紙及制帛產業。
“本王于東林城見赤地千里,路遇一瘦弱農夫獨笑于田壟之上,故作此詩。”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德市|
田林县|
大同县|
廉江市|
岫岩|
霍山县|
丹巴县|
柳州市|
通江县|
宜州市|
旺苍县|
伊金霍洛旗|
宁陵县|
呈贡县|
玉屏|
台安县|
西贡区|
石泉县|
合江县|
南部县|
伊川县|
古交市|
金塔县|
郸城县|
凉山|
榆树市|
邯郸县|
高台县|
鄂托克前旗|
恩施市|
阿尔山市|
库尔勒市|
庄河市|
汤原县|
宝丰县|
宜春市|
镇远县|
育儿|
石柱|
阿瓦提县|
延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