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章盡信書不如無書-《滅星》
第(1/3)頁
魏來運用山水道法將冬落一行人帶至芒山山水邊界處。
與他們一同前來的還有羿與老獵人。
冬落在一旁傳授羿與老獵人九星閃箭的射箭技巧,老獵人名叫夷,也與羿一般,對冬落的射技充滿了敬佩。
冬落在給他們講了九星閃箭的決竅之后,又教他們打了一通大周邊軍的練體拳法。
這練體拳法不似九星閃箭一樣是大周邊軍的不傳之秘,這套拳法在大周國內有很多人會,而且大周邊軍中的高層也有意無意的在大周國內推廣這套拳法。
所以冬落在傳授完九星閃箭之后,想了想也把這套拳法傳授給了他們。
至于所謂的九星閃箭,不傳之秘,于他而言,就沒有那么多顧忌了,李牧創出來的箭法,就不存在什么傳不傳的了,只要他想,哪怕是他見一個人傳一個,李牧也只會夸他一句,好子,九星閃箭在你手中發揚光大了。
二黑與三黑則拿著木劍在對打,在前方的雪地里不知疲倦的來回跑著,留下身后一地飛雪。
雪念慈與魏來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大多都是在聊一些前賢典藉,相互印證心中所得。
魏來生前曾官至文淵閣乙等大學士,在學術方面還是頗有建樹的,也曾著書立,留傳后世,只不過后來大多都失傳了,只留下一些只言片語。
比如什么言者雖無罪,聞者當以戒。又比如什么書中之言不可盡信,盡信書不如無書……
雖只有只言片語還在流傳于世,但魏來對此卻看得很開,死后何需戀生名,由他去就是了,死后能有一兩句傳世之言,也足以引以為豪了。
現在雪念慈與魏來在爭論的便是儒家至圣先師那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這句話可謂備受天下讀書人推崇,魏來覺得先師這句話有問題,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這不是憑自己的主觀臆斷,去判斷別人的好惡嗎?
也許你不想要的東西,正是別人求之不得的。也許你尋尋覓覓的物件,別人則棄之如敝屐。
對此,魏來認為欲這種東西,因人而異,人與人之間交往,各取所需即可,不必相互推委,以免最后大家不歡而散。
雪念慈則認為魏來的認識有一些片面,只停留在字面意思上,并沒有從根本上去理解先師這句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先師“仁”“恕”之道的具體體現,其本意應當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表明的是在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以自身為參照,再推己及人。
離了芒山地界之后,雪就沒有那么大了。一些地方已經可以看得到白雪之下裸露的黑土地了。
雪念慈與魏來的聊天內容不止涉及學術方面,還有軍事、政治、經濟,各方各面魏來都
能出一些高屋建瓴之語,雪念慈也是獲益匪淺。
正如魏來有一句傳世之言,書中之言不可盡信,盡信書不如無書。
世間很多道理他都不在書上,不在白紙黑字間,而在腳下,在眼晴里,在遼闊的天地,無常的人心,世間萬物中。
眼界寬自然思維廣,閱歷夠自然點子多。
離了芒山地界大約一里路之后,魏來停了下來,送君千里,終需一別。前方便是另一位山水神袛的地界了,若非有朝庭允許,山水神袛是不能輕易越界的,否則便會引發山水對沖,生靈涂炭。
雪念慈又問了一個問題,“為何之前在青巖村之時,你不露面見一見青巖村的村民,也好讓他們知道你這位芒山山君并非只是廟里的一座泥塑木雕,總不能讓白姚那淫祠搶了你的風頭吧!”
魏來笑道:“你這個問題是認真的嗎?”
雪念慈點了點頭。
魏來稍加思索后便道:“神,應該活在人們的心中,而不是眼中。人類,只有對看不見的東西才會心存畏懼,看得見的,他們最先想到的往往是征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西县|
绩溪县|
银川市|
息烽县|
衡阳县|
彰武县|
云浮市|
县级市|
崇明县|
冕宁县|
西宁市|
常德市|
平南县|
黔南|
长乐市|
桐城市|
宜良县|
太原市|
鄱阳县|
丹东市|
南岸区|
平顶山市|
屯留县|
中卫市|
抚松县|
临猗县|
北海市|
安乡县|
略阳县|
翁源县|
泰来县|
托里县|
鹤岗市|
南充市|
迁西县|
青川县|
渝中区|
都江堰市|
肥城市|
松滋市|
绥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