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一人一馬一獸出了黑風谷,繼續往東北前行了約一個時辰,如此奔行了一段路后,便到一處大戈壁上,戈壁平坦如鏡,廣漠無際,風聲呼呼,更無人間煙火氣息。 戈壁灘上有一汪大湖,湖水平靜無波,在高山的背陰面,水色碧綠如美玉。梵香騎了馬繞到湖的南端,南端處古道旁立有一塊大山石,石上刻有“大北溝谷地”五個大字,山石之后的古道直向一個大谷地延伸而去。 梵香帶著青馬與土螻去湖邊,飲夠了湖水。在此稍作停留,騎了大青馬,土螻緊緊跟隨,順著大北溝谷地繼續而上。大北溝谷地和緩開闊,谷底和陰坡云杉密布,陽坡上布滿了灌木叢。看看日頭西移,依然毒辣的照射著大地,遂快馬前奔,到了大北溝源頭。 源頭處由于冰川的侵蝕作用,一個古老雪盆,后壁已被蝕低,成為一個只有3660米高的山口,溝通慕士峰南北坡高山牧地的交通要道山埡口。梵香催馬奔上山口,站在山埡口上眺望,燦爛的陽光將慕士峰及其北坡一條大冰川映照得一覽無余。整個慕士山脈共有數百條冰川,而慕士峰區占了1/4 以上。慕士峰四周都是六十度左右的陡峻山坡,山坡上沉積了深厚的積雪,其山勢的雄偉和冰川作用之強盛盡收眼底,——真是 “銀峰怒拔,冰流塞谷,萬山羅拜,惟其獨尊”的曠闊景致。 慕士峰大量的降雪,深厚的積雪和陡峭的山勢,很容易形成雪崩。 從峰上吹下來的冷氣流,讓此處氣溫比較清寒。 梵香看著莽莽昆侖,遙不可及,心道:我還是先去救小櫻桃兩兄妹吧,尋找返老還童及治療我的仙草,可遇不可求,還是待以后有機會再說吧。如此想著,遂催馬下了山口,走進下一個谷底。沿著谷地上行,隨處可見保存完好的古冰磧和冰川侵蝕地貌。越往前行,谷地便越開闊,而氣溫亦是越冷。梵香策馬快奔,漸漸的,出了這谷底,前面便又是一片廣闊的大漠。陽光下,偶來的風沙吹過,掀起茫茫風沙,行于其中,不辨西東,遂由韁信步而去。 不久,遠處出現了一抹山巒。轉眼之間,山巒越來越近,山石間云霧彌漫,而山下前方更是平沙百里,反射著陽光,甚是刺眼。風中有一絲潮濕的味道,那青馬連日奔波,陡然嗅著風里清新的空氣,長嘶一聲,放開了四蹄,奔行于這片大漠開闊坦蕩的平沙之上。 不知奔行了多久,看見了前方山巒起伏,山腳下遠遠有水面反映的微光,遂奔近了那山腳下一彎如月牙的泉邊。細白的沙子鋪在平坦的泉水邊,隆起的古冰磧垅上,山地向陽的緩坡上,綠草如茵,清風悠揚,令人心曠神怡。 梵香下了馬,跳進清泉里,泉水冰涼清爽,很是愜意,遂一任馬兒與土螻去泉邊飲水,尋食。 過了半柱香時間,一人一馬一獸繼續往東北上行。 一陣風從南面的昆侖山上刮來,向東北方向刮去,風勢甚勁,竟將他們挾裹了向前飛奔而去。他便隨了那一陣突兀刮過的大風,昏昏耗耗徑向東北方的黃沙路上奔行而去。 在風里飄飄忽忽的,一人一騎一獸,隨風而行,沿途中竟未見一人,很多曾經稀稀落落聚居的村落市集皆為刀兵所毀,已燒成白地,竟是千里無雞鳴的凄涼景象。 梵香騎在馬上,腳下已不是黃沙之地,所走的路途已是轉作草原地帶,其間也會偶有戈壁灘,但已是不再多見。 又往前奔行了約一個時辰,地面上的動植物漸多,延伸出去一片花海。天上有幾頭蒼鷹,在頭頂飛來飛去的盤旋,一會兒向下俯沖,一會又急轉而上飛翔,身法轉折之間極有章法,就似身有功夫的高手,凌空飛渡。 空中的蒼鷹盤旋往覆,梵香正看得出神,忽隱約聽得一陣歌聲傳來,很是縹緲,依稀可以聽見:—— 青青草原, 碧草茵茵, 野花開遍山野, 牧羊人在這里趕著羊群, 親愛的人兒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