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保利伯納電影發行公司,總經理辦公室。 于東和公司負責宣傳營銷部門的副總經理張皓聊起了李謙。 從《大白鯊》剛上線那會開始,伯納、光羨、華陽三大公司就已經在開始關注了,并且一天內就做好了分析評估,評估李謙的價值,以及該用什么待遇來招攬他。 只不過,《大白鯊》的表現,不斷超出他們的預期,也只能不斷調整對李謙的評估。 畢竟人才難得,不用想都知道,一個有賣票房能力的導演,絕對會引來眾多公司的哄搶。 隨著《大白鯊》的影響越來越大,竟然在社會上引起了這么大的反響,所有人都被驚住了。 “這個李謙必須要拿下!” 這還是于東和張皓說的第一句話。 雖然不管《狙擊電話亭》和《大白鯊》都是小成本的恐怖懸疑片,這類電影受眾有限,沒辦法和大片相比,票房有上限。 不過于東畢竟從業這么多年了,以他的專業鑒賞能力,《大白鯊》在他眼里,可不是尋常的恐怖片。 況且,普通的恐怖片可沒法造成這么大的反響。 “那于總,我們的條件?”張皓問道。 于東頗為大氣地說道,“藝術總監的頭銜,兩千萬以內的制作成本,最好的宣發資源。” 兩千萬制作成本,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啊,得超過五千萬票房才能回本。 就算伯納本身就是發行公司,還有一筆發行分成,這個壓力也是不小。 而去年一年里,超過五千萬票房的國產電影也屈指可數。 不過,《大白鯊》的票房看樣子要奔著兩千萬去了,那就是400萬個有效點擊。 這四百萬里哪怕只有一半人愿意走進電影院,也是200萬,一張電影票30塊,也有6000萬了。 這還不包括借身邊人賬號看電影的那批人。 網大還可以借賬號看,但是院線電影想看就只能進電影院,要不就等盜版出來。 “如果他要分紅呢?”張皓問道。 “分紅不可能。” 于東搖搖頭,哪怕再怎么看中李謙,都不可能給一個新人導演分紅。 “最多200萬片酬。” 國內導演片酬懸殊挺大的,張一謀《十面埋伏》時就能拿千萬片酬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