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寇和走私-《無敵正德》
第(1/3)頁
楊蓮說的小心謹慎,朱厚照卻面無表情。
對于這種事情,朱厚照其實沒有什么太吃驚的地方。
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隨著大明朝人口的不斷增加,土地卻并沒有增加多少。
如果說明朝初年,百姓們還有地方可以去屯墾,但是到了現在基本上已經沒有什么土地給百姓屯墾了。
至于說到其他的地方,那就是移民了,移民實邊就是這種政策之一,可是這個政策卻沒有辦法實現。
先不提故土難離這樣精神上的東西,單單是現實條件就不允許。在這種交通環境下,幾十萬的人口大遷徙,路上會死多少人?這一路上會消耗多少糧食?
所以明朝有嚴苛的人口戶口制度,不讓百姓到處亂走,所以才會形成流民。在這樣的情況下,生存壓力如此之大,百姓自然會想辦法活命。
這也就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來歷,荊襄地區的流民也就是這樣聚集起來的。
這些年手工業發達,浙江很多地方都已經實現了改稻為桑,各種走私生意非常的多,但總體上應該還算平穩,大家只是靠著出海做買賣賺錢,還沒有發展到倭寇的程度。
真正大規模的出現倭寇,是嘉靖年間。那時候我國戰亂頻繁,基本上商旅已經斷絕了,同時嘉靖初年以后,嘉靖皇帝借口寧波“爭貢事件”,下令嚴禁造違式大船,凡是屬于違禁海船的盡數毀掉,規定“自后沿海軍民,私與賊市,其鄰舍不舉者連坐”,企圖斷絕一切海上聯系和貿易往來。
然而,到嘉靖二十年(1540年)后,反而出現了“禁越嚴而寇越盛,片板不許下海,艨艟巨艦反蔽江而來;寸貨不許入番,子女玉帛恒滿載而去”,私人海外貿易規模反而更大,“倭寇”在東南沿海迅速泛濫的情況。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部分是因為朝廷的原因。
因為當時嘉靖皇帝畏懼海上來的敵人,除了倭寇之外,還有一些葡萄牙人,所以朝廷對海禁越來越嚴,于是就斷了沿海一些人的生路,他們自然就要反抗,所以后來才會出現像汪直那樣的人。
其實明朝的倭寇戰爭,說到底就是民間海貿與政府禁海之間的斗爭,這就是事情的本質,只不過最后演變成了不可收拾的狀態。
當時倭國動亂,葡萄牙人虎視眈眈,朝廷禁海,使得沿海的人徹底沒得生路。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只能選擇武力反抗,所以他們出海,他們打造戰船,他們打倭國,他們在我國占領港口作為基地,他們打葡萄牙人,他們與葡萄牙人貿易,這一切都是需要強大的武力基礎,所以汪直迅速的壯大。
原本如果明朝招安了汪直,在那個時候將目光投向海外,一切都是來得及的,
只不過汪直投降之后被王本固給殺了,使得一切功虧一簣,倭寇的情況也迅速糜爛了起來。沒有了彌合的可能,雙方只能大打出手。所以事情才會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在當下的這個時候,事情遠沒有后來那么糟。
一來民間的走私貿易依然繁盛,朝廷基本上沒怎么管。雖然朝廷沒有收到稅,沒有收入,但事實上,民間并沒有禁絕,無論是百姓還是沿海的商人,他們都活得挺好。
這一點朱厚照通過奇異齋有了解,因為在奇異齋的合伙人之中,就有這樣的存在。
同時他們還把奇異齋的產品賣出去,這一點朱厚照也是知道的。只不過朱厚照的精力一直在北邊,所以一時間也沒有精力來管這邊的事情。
這一次他到南京來,就是想把這邊的事情一次性都解決掉。
二來,外海也沒那么亂,大明朝雖然在打仗,但是還沒有到后來那種程度。加上葡萄牙人也沒來,所以基本上沒什么太大的問題,局勢還算平穩,并不會鬧出后世這種大規模的倭寇,他們也沒有實力和朝廷掰腕子。
雖然沿海的軍備廢弛,但是還沒有到嘉靖年間的樣子。在正德皇帝打寧王的時候,江南的軍隊還是能用一下的,不會像戚繼光第一次打仗的時候那樣,看到倭寇轉身就跑,那個時候軍隊真的不愿意為朝廷打仗了。
朱厚照既然來到了南京,自然不會讓這種事情再發生。
聽楊蓮把事情全部說完之后,朱厚照點了點頭,然后開口說道:“最大的幾家都在哪里?能不能把人找到?”
“回太子殿下,最大的就在福建、浙江和廣東,這三省之中做這種貿易的人最多。其中浙江多產絲綢,福建則是多出瓷器和茶葉,廣東絲綢瓷器茶葉都出,其中很多廣西的茶都是在廣東賣的。”楊蓮躬身說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乡县|
平谷区|
新郑市|
德令哈市|
德格县|
淳安县|
盐津县|
汾西县|
襄樊市|
扶绥县|
砚山县|
稷山县|
南乐县|
永城市|
龙南县|
庆云县|
集贤县|
星子县|
保康县|
金坛市|
汝阳县|
洪洞县|
错那县|
台江县|
云浮市|
修文县|
信宜市|
日照市|
乐业县|
通榆县|
恭城|
苗栗县|
象州县|
孟连|
楚雄市|
佛山市|
阿合奇县|
新丰县|
新平|
宁陵县|
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