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1047 奪河據蜀,進退有據-《冠冕唐皇》


    第(2/3)頁

    當心中開始思考,眼下的場景所帶來的不安便有所削減,反而有了幾分論道的氣氛。

    待到崔湜講述完畢,席中便有同行而來的年輕人忍不住開口道:“崔郎之所論述,雖有幾分道理申明,但也絕非切合大體!大帝賓天以來,國朝諸多板蕩,唯圣人崛起此世,奮勇定亂,唐家才有十年安穩。宗廟再造,社稷復興,如此偉功,天人可鑒,縱有些許未足盡美,但圣人春秋鼎盛,世道才流涌出,君臣共力,長治可待!”

    在野之人總有幾分憤世嫉俗的情懷、對世道有著諸多不滿,但哪怕再怎么刁鉆苛刻的視角,也都要承認當今圣人功過起碼也是三七開、功大于過的。

    崔湜聽到這話,只是冷笑道:“淺薄者才且待來日,有志者自奮求當下!今上政治之失,難道真的只是避亂趨治的權宜之計?所以才要正本溯源,源頭清晰,才能預斷后事!大帝自有嗣息,孝敬夭于不壽,章宗折于少銳,廬陵毀于輕躁,相王禍于仁恕,諸嗣誰最可憫?唯我相王!

    本來宗家幼寶,富貴份內,不幸唐業所托非人,妖后悍然奪國,群長皆沒,唯相王忍辱保全。天命之所垂憐,亦獨聚相王一身。今上于宗、非嫡非長,恃邪情以自進,憑妖氛而造勢,若無妖后禍國于前,豈有今上亂嗣于后?

    武氏禍國之深,世道誰能否認?今上趁勢而幸起,名為唐家尊主、實則妖后孝孫,生于鵲巢、奉鳩為源,立身已經不正,言何正道治國?古來毀廟之罪,幾者無遭臠割之刑?妖后獨能恃此包庇,命與名全,則當年為保唐嗣而慷慨赴死之士,所求所得更是哪般!

    今上歷諸亂而獨全、以分支而奪宗,誠為不世之材、人皆難企,稟賦如此,豈無得失權衡?所以用刑術而薄德義,悅雜庶而驅名族,以武功而疲國人,是非無從分辨,道義無所伸張,內外無能抗拒,于是才能恩威由我、唯我獨尊!”

    李隆基原本只是在案傾聽,可在聽到這里的時候,終于按捺不住拍案而起,望著崔湜一臉的欣賞,并親自走入堂下,面對著崔湜長施一揖,并長嘆一聲道:“人事紛擾,曲直難辨,就連小王都迷惑此中,只道人間大勢須作如此。崔郎論勢,醍醐灌頂,振聾發聵,讓我這迷途的蠢人能知前路所往,指教深刻,請受一禮!”

    崔湜這一番言論,不獨讓臨淄王聽來激動難耐,在場其他人在聽完后也是大受震撼。特別聽到崔湜所論圣人重武功是為了疲弱國人、讓國內難作抗爭,這樣的觀點真是刁鉆得讓人嘆為觀止,但結合其所言論,似乎又真的不無道理。

    果然當他們循此視角再來審視開元政治時,登時便有了不同的感受,只覺得所謂的開元中興,成就的只是圣人一個,下民勞于繁法征役,世族則痛失勢位權柄。

    崔湜直立原處,安然受了臨淄王這一禮,然后才在臨淄王的虛扶下入席坐定,然后又說道:“言及于此,大王還翻不翻閱這一卷悖情違義的文集?”

    李隆基聞言后苦笑一聲,又嘆息道:“崔郎論勢的確深刻有加,但我只是牢籠受困一鳥獸,雖然知所當行,但卻無力趨之,終究還是難免屈從啊!”

    崔湜這一番論調的確是漂亮,人終究要活在自己的正義感中,哪怕打家劫舍的強梁匪徒,都要強行搞上一個所謂盜亦有道的說辭。

    李隆基雖然已經打定主意要行不法,但也需要給自己的行為選擇尋找一個正當性,崔湜這番言論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哪怕只是強詞奪理,但也足可以用作精神綱領。

    但綱領再美妙,終究不能提供直接的人勢助力,他仍然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醞釀籌劃。

    崔湜也自知只憑一通邪論不能成事,因此還有其他的準備。聽到臨淄王作此訴苦,他便又從身側抽出另一文卷遞了過去,并笑語道:“請大王先觀此卷。”

    李隆基伸手接過,展開文卷后發現是一篇賦文,名為《鳩鳥賦》。滿篇文辭都在聲討鳩鳥這一惡禽,雖然通篇無涉具體人事,但字里行間都在指罵武氏妖后鳩占鵲巢、以周代唐的惡行。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连浩特市| 石首市| 依安县| 安国市| 屏南县| 方城县| 舞钢市| 双峰县| 清远市| 蒲江县| 长丰县| 东台市| 黎城县| 广西| 游戏| 兴城市| 饶阳县| 安塞县| 苍山县| 大余县| 闽清县| 大连市| 广西| 茶陵县| 遵化市| 五台县| 蒙自县| 勃利县| 左贡县| 龙岩市| 泸水县| 伽师县| 玉环县| 沂水县| 弥勒县| 青海省| 新兴县| 玉溪市| 海宁市| 邓州市| 岢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