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0 頌圣臺閣體-《冠冕唐皇》
第(2/3)頁
臺閣體藝術(shù)生命力再弱,但還有著一段相對完整的傳承脈絡(luò)。可是初唐上官體真的是除了上官儀之外,基本上就算是斷代了,但也足夠讓上官儀成為一時詩壇之冠。
李潼不是沒有長遠算計,但問題是需要先熬過眼前,日后才有機會不斷的突破自我,引領(lǐng)大唐詩歌走向真正的盛世。
所以眼下抄臺閣體,雖然是有些人行邪道、不學(xué)好的意思,但卻完美契合李潼的個人需求。
臺閣體有一個相當重要的特色,那就是凡創(chuàng)作者都是三楊那樣的臺閣重臣,他們位極人臣,是真真正正有著沐浴皇恩的感受,因此他們的詩歌之中許多在旁人看來稍顯肉麻的拍馬屁,正好就是他們自身的切實感受。
試問,什么樣的拍馬屁,能夠高明得過我自己信以為真,連我自己都麻痹了?
后世臺閣體消亡,除了本身藝術(shù)格調(diào)不高,也在于明代三楊時期那種君臣上下和諧的關(guān)系一去不存,自然也就沒有那種深沐皇恩的切實感受、歌而詠之。
當然,臺閣體雖然諸多好,但有一點不好那就是實在太冷僻,使文抄的難度直線上升。
不過講到這個問題,李潼真是要不乏自豪的說上一句:“不好意思,當年為了混文憑,選的就是這個課題!這些詩雖然生僻,但當年好歹也分析了一點七葷八素?!?
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學(xué)養(yǎng)基礎(chǔ),李潼才有信心編寫《萬象》大曲這樣的曲辭題材。全唐詩雖然名篇諸多,但都風(fēng)格強烈,感情豐富,藝術(shù)造詣雖然高,但還真不怎么適合拿來當四平八穩(wěn)的面子工程曲辭去用。
臺閣體詩歌,題材、內(nèi)容和意趣高度趨同,如此帶來一個后果,那就是如果不看詩題,你甚至都分辨不出這百十首詩究竟寫的是不是一件事。而且,應(yīng)制詩通常需要定題、定韻,幾首、十幾首詩同韻而作那都是正常事。
面對這樣一片沃土,李潼真是沒有客氣的道理,自然是揮毫如飛、文不加點、倚馬千言。
要制定一部大曲,哪一項工作最難?
要判斷這當中難易程度,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標準,那就是看這些從業(yè)者們各自社會地位如何。禮樂雖是國體莊重之事,但是當中樂工、音聲、歌舞、器樂等等,絕大多數(shù)都屬賤籍,甚至不能與籍外良家通婚。
但是這當中也有例外,那就是隸屬于太常即司禮寺的協(xié)律郎。
古代能夠被稱為“郎”的官職,幾乎都不簡單,協(xié)律郎自然也不例外。雖然僅僅只是隸屬太常的八品官職,但卻是士人蒙蔭、科舉守選等解褐所任之官,是仕途的一個重要起點。
所謂解褐,就是脫下身上短褐布衣、換上官袍的意思。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衢州市|
礼泉县|
视频|
遵义县|
盘锦市|
民权县|
阜南县|
滨海县|
河东区|
江孜县|
高州市|
宁都县|
宁安市|
祁门县|
廊坊市|
永靖县|
衡阳市|
通榆县|
百色市|
周宁县|
通辽市|
惠安县|
酉阳|
华蓥市|
航空|
桂阳县|
龙泉市|
平果县|
嘉黎县|
武乡县|
闸北区|
万年县|
新郑市|
华宁县|
郓城县|
浦江县|
眉山市|
格尔木市|
巩义市|
沾化县|
萨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