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3 雕蟲與公賞-《冠冕唐皇》
第(2/3)頁
所謂君子遠庖廚,忍見其生,不忍見其死。反正不是死在自己手里,一把同情淚后,對于新局面也能安然享之。
生在帝王家,好歹也算吃過、玩過、享受過,跟這時期內(nèi)其他無辜而遭受牽連者相比,這些李唐宗室們也不算太虧。
這話轉(zhuǎn)過來也能安在李潼身上,好死不死成為李賢的兒子,肉都吃了,哪能不挨揍。但就算視死如歸,用在這種情況下總也感覺怪怪的。所以對于自己的未來,李潼也是深懷妄想,希望明天會更好。
或許真是念念不忘,必有回響。雖然眼下還未身在廟堂,但廟堂之內(nèi)仍會不時泛起有關(guān)他們一家的零星閑說。
雖然李貞父子已經(jīng)被撲滅,但余波還未就此打住。隨著時間的推移,圍繞于此一些流言也逐漸傳入洛陽,坊市中滋生一些閑說,比如天子李旦已經(jīng)被太后弒殺,其中就包括嗣雍王一家,尸骨就沉在九洲池下。言者信誓旦旦,聞?wù)吒袘燕皣@。
“坊野邪說,實在可恨!逆賊禍亂邦國,已是大罪。妖言構(gòu)陷,謗議天家倫序,更是人情難忍!鄙夫愚眾受此蒙蔽,必以嚴峻勒令刑誡,才可糾正世風(fēng),重歸淳樸!”
太初宮徽猷殿中,面對著勸諫刑令嚴苛、大傷民情的狄仁杰,太后一臉忿色,沉聲說道。在接見大臣的時候,她向來都是鳳冠章服、威嚴莊重,此刻天顏懷忿,更有一種凜然威重撲面而來。
狄仁杰恭坐殿階之下,雖然年近六十,但紫袍之下的身軀仍然厚壯挺直,不顯佝僂。
他在年初外任江南巡撫使,返回都邑之后轉(zhuǎn)文昌右丞,歷時不過兩月,又被選派出任豫州刺史,趁著面圣辭行之際,講起如今都內(nèi)酷吏蜂起、搞得都城之內(nèi)烏煙瘴氣,希望太后能夠勒令那些刑吏收斂一些。但卻沒想到剛剛講起這個話題,太后便怒火中燒,憤懣于面。
面對一臉怒氣的太后,狄仁杰心中也是略存忐忑,沉吟片刻才又開口說道:“民愚風(fēng)墮,這是宰相的過失。敦教世俗,并非刑司職任。逆亂橫起,已經(jīng)是國家的不幸,將士用命,使小疾未成大禍。但若因此使朝綱失序,刑卒代勞宰輔,反倒失了定亂靖邦的本意。刑士之中若果真有才堪宰輔卻只以卑職相酬,臣恐朝廷失士之憾彌彰?!?
武則天聽到這一番話,一時啞然。她自然心知那些猖獗的酷吏是怎樣貨色,哪怕再怎么昧著良心也不好說其中有什么遺珠的宰相之才。
狄仁杰偷換概念,將刑吏糾察民風(fēng)上升為對宰相群體的不滿,偏偏剛才她先將坊野流言上綱上線,一時間倒是不知該要如何反駁。
見太后閉口不言,狄仁杰便又繼續(xù)說道:“政成于立而毀于摧,逆勢難久可知人心向背。譬如邪風(fēng)揚塵,難撼泰山之重,偶或片刻有擾視聽,久則自已,實非大患。敦教馴民,堵不如疏,足其需用,釋其疑難,則士庶咸安。”
如果說此前武則天只是略覺尷尬,可是聽到狄仁杰繼續(xù)說下去,心情逐漸轉(zhuǎn)為羞惱。
什么叫釋其疑難?民眾們所疑難盛傳,無非是她究竟有沒有將兒孫幽禁殺害?想要釋疑也很簡單,讓她的兒孫多多顯跡人前,謠言自解。
雖然狄仁杰已經(jīng)表述的非常委婉,但仍然改變不了他的本意是希望幽居大內(nèi)的皇帝李旦能夠站到前臺來,直接面對大唐臣民!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象州县|
比如县|
通州市|
呼和浩特市|
昂仁县|
绍兴县|
汉中市|
准格尔旗|
文昌市|
钟祥市|
册亨县|
庄浪县|
星座|
建宁县|
微山县|
新余市|
湛江市|
福鼎市|
赣榆县|
龙南县|
福州市|
买车|
修文县|
汉川市|
广宗县|
台江县|
沈阳市|
正蓝旗|
雷山县|
桐庐县|
温泉县|
宜章县|
朝阳县|
汕头市|
京山县|
彭山县|
黎城县|
陆川县|
土默特右旗|
瓮安县|
长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