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深空之中,投影的照片清晰而明亮。 其內震撼的景象,令五千萬觀眾紛紛驚呼。 只見畫面中,火紅色恒星占據80%版面,左側偏下的位置,正有一面呈現等腰三角形的巨大黑影!幾乎遮擋了小半顆恒星。 而在黑影周圍,竟然環繞著數以萬計的像素點,密密麻麻、陣列規整。各別較大“懸浮物”還劃出絲線狀的軌跡,肉眼可見。 【臥槽!】 【⊙0⊙……】 【臥槽!那是宇宙飛船!】 【能看的這么清楚,每個小黑點都和月球差不多大小吧?】 【恐怖……】 【流浪文明?】 【上萬艘月球大小的飛船,還有幾個大上好幾倍的……】 【殺過來都不用開炮,轉上幾圈引起的潮汐力就能引發地球大洪水了。】 【無法理解。】 【咱們這么偷拍會被發現嗎?】 【一旦被發現絕對涼涼。】 【外星人:你瞅啥?】 【up主:瞅你咋地?】 【突然打哆嗦……】 抬頭,望著那副展開的照片,陳宇默然不語。 雖然早在《文明閃耀時刻》里看到這一幕景象,此時此刻,他還是難掩心底震撼。 “那個黑色的等腰三角形,就是圍繞塔比星的巨型結構了。可以看到,它的表面積相當大,至少十倍于木星。” 良久,陳宇平復情緒,手指前方:“而縈繞在三角形周圍的無數小黑點,就是我之前說的吸血鬼。” “一群吸吮塔比星能源的外星文明艦隊!” 得到他親口承認,十個直播間內的觀眾再次沸騰。 關注直播的許多天文機構人員,也陷入失神狀態。 以目前人類的思維與認知,無法想象那是一種怎樣的社會形態。 更何況上萬艘月球大小的飛船,又是緊貼著,彼此之間要如何克服洛希極限的引力撕扯? 在這樣級別的質量下,任何材料的堅固性都變得毫無意義。 “和未來二十二世紀拍攝的照片不同,那段時間聚集在塔比星周圍的不明飛行物已經所剩無幾。現在,正是它們最多的時候。” “無需質疑,它們就是外星人。參考塔比星這百年來的光度變化,可以斷定它們是在獲取恒星的氫能源。上萬艘月球大小的飛船,移動并加速,肯定是需要相當恐怖的能量。” “至于它們用什么方法吸取的,即使把人類所有的科技理論都輪一遍,也找不到一種勉強合理的解釋。科技層次相差太大了,遠比猿人面對近代更懸殊。” 轉頭,看向美麗的天鵝座,陳宇語氣幽幽:“在未來的二十二世紀,天文界試圖對塔比星的智慧文明進行解釋,提出了許多假說。” “一、智慧聯盟假說:高等文明之間可能會達成某種聯盟,進行交易或互助。塔比星就是一個非常純粹的加油站,吸引路過的文明到此補充能源。理論支持是巨型結構并沒有發生任何損壞,仍處于照常運作的狀態。” “二、失敗者假說:在塔比星建造銀河互聯網的文明,引來了科技實力更強大的文明,被干脆利落的滅掉,順便收集能源補充損失。理論支持是塔比星系的兩顆行星破碎了,化作兩團不規則的彌散狀星環。通過紅外放射分析,這兩顆行星毀滅的時間不超過五百年。” “除兩者之外,還有更多的假說暢想,但都有些不切實際,這里就不多贅述了。”轉回身正對鏡頭,陳宇攤手:“可站在種族的立場,我們勢必要以最壞的角度去思考宇宙、思考文明與文明之間的關系。” “畢竟1400光年的距離,近在咫尺。一旦疏忽,就可能造成致命災禍。生存,永遠是我們的第一要務。” “我個人覺得,塔比星的出現是整個人類的幸運。它讓我們明白了文明的另一種生存方式。也許,在空曠的宇宙中,文明規模真的難以橫跨幾個、十幾個、甚至幾十個行星系。” “因為地盤越大,越可能造成暴露位置。寬廣的地域也不方便中央集權,很容易造成文化、思想、軍事實力上分裂。而且單一恒星也不足以支持高等文明的能源消耗。只有集結文明全部力量,流浪在宇宙,走一路吃一路才是正確的。” “象牙塔已經崩塌,人類應該長大了。不要再繼續陷入幼稚內耗中,集結力量邁入太空才是正途。” 話音微頓,陳宇手指腳下的地球:“聽說華夏已經組織了六人小隊,通過【地球噴水】升空前往火星殖民,比我和SpaceX公司的合作更快。這種爭分奪秒的神速值得贊許!正如康斯坦丁·齊奧……什么斯基所說,地球是搖籃,可我們不能永遠生活在搖籃里。” 說罷,陳宇關閉了天文望遠鏡的投影,面對鏡頭,雙手十指交叉:“那么本期額外評測就這樣結束吧。很感謝觀眾朋友們的觀看。希望外星智慧的存在事實,能令所有人深思,帶給我們更好的革新。” 【說的很棒!就是沒聽懂。】 【牛逼就完事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