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一分鐘后,他翻開報刊的中間部分,繼續(xù)道:“根據(jù)2o33年的最新研究報告,這是一顆原初黑洞,真實質(zhì)量其實是地球的一百二十五倍,足球大小。” “具推測,這顆黑洞在太陽系存在的時間至少十幾億年。” “聽到這里,可能會有觀眾松了一口氣,認為十幾億年來都平安無事的黑洞,不可能對我們造成傷害。然后恰恰相反,經(jīng)過了十幾億年的公轉,這顆黑洞距離太陽系內(nèi)部已經(jīng)越來越近。” “在這份2o19年的一些研究報告中就已經(jīng)推測出,十萬年前,這顆天體公轉太陽一圈的時間還是四萬年。到了現(xiàn)在,只剩三萬年了。當時人們還無法理解這種奇怪的軌道變化。” “但換成黑洞,一切就可以解釋了。” 陳宇伸出三根手指:“三十萬年,只需要三十萬年,這顆黑洞就會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 “這個時間確實很長,屏幕前的大多數(shù)人都不會在意,可你們忽略了一點。太陽系,可是有許多許多的天體存在……” 在陣陣彈幕的刷屏中,陳宇翻開報刊后半部分,加快了語。 “根據(jù)推測,一萬兩千年后,黑洞將與一顆名為2o18 Vg14的小行星相撞,引的波動會席卷整個太陽系。” “六千四百年后,在黑洞的引力拖拽下,塞德娜軌道持續(xù)偏移,產(chǎn)生一系列復雜的聯(lián)動反應。到時地球軌道角度一定會被影響,造成軌道偏移。” “七百年后,黑洞在這圈公轉中,與太陽距離最近,只有三百二十個天文單位左右。” “二十五年后,一顆名為2o34 Vg22的行星‘吉塞拉’會與黑洞擦肩而過,根據(jù)計算機分析,這顆行星被巨大的引力撕扯,會呈七十八度角飛入內(nèi)太陽系,可能會與太陽生撞擊,造成毀滅性后果……” “三個半月后……” 話音停頓,陳宇看向鏡頭,吐字清晰:“黑洞與木星距離達到三萬年最近的315天文單位,產(chǎn)生的連鎖影響,令眾多近地小行星軌道變更。其中一顆名為‘貝爾’的阿爾莫型小行星會直接與地球相撞。” “也就是說,不需要三十萬年,也不需要一萬年,更不需要六千四百年、二十五年。” 陳宇站起身,攤手:“只需要三個半月后,我們就能感受到這顆黑洞帶給我們的實質(zhì)威脅。” “而這,也就是我所說的人類生死時刻。” “人類,僅有三個半月解決這顆撞地小行星。然后在二十五年內(nèi),解決那顆‘吉塞拉’小行星。” “否則人類文明就算不成為歷史,也會受到難以承受的重創(chuàng)。” 邁步,走出書房,在攝像頭的跟隨中,陳宇進入造島船大廳,來到防護服修復倉前,打開了艙門。 “現(xiàn)在,我就帶大家親眼看一看那顆黑洞,提前二十年證實它的存在……” …… (注:晚上繼續(xù)加更。)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