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十章 想個法子殺“豬”-《大明不可能這么富》


    第(1/3)頁

    還得想個法子搞錢啊。

    天下間誰最有錢?

    大明之內除了老朱家就是東林身后的那幫子商人地主士紳們。

    大地主暫時是沒法動了,那只有動那群肥“豬”。

    其實這老朱家可是非常的有錢啊,就是唯獨不包括皇上,錢都到哪里去了?都在大明的那些藩王手里面攥著。

    朱元璋建國之初,分封子孫于各地,“初封親郡王、將軍才四十九位”。這些王爺好比種子,一二百年過去后,在各地繁衍出的數量那是的十分驚人啊。

    單論山西一省,洪武年間只有一位晉王而已,可是到了嘉靖年間,有封爵的皇室后代已增長到1851位。

    洪武年間河南本來也只有一位周王,可是到了萬歷年間,已有了5000多個皇族后代……

    據明末徐光啟的粗略推算,明宗室人數每30年左右即增加一倍。而當代人口史學者推算的結果是,明代皇族人口增長率是全國平均人口增長率的10倍。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已繁衍至近百萬人之多。

    想想大明才多少人,光皇室人口就已經占據了近百分之一啊。

    而且大明的皇室政策可是養豬政策,各路藩王不能參與到當地的軍權和財權當中去。這也就意味著他們不能過問當地的軍權和財權。更不許各路藩王參與政事和做官,皇室子弟的全部開支由朝廷來出。如此一來,皇室子弟整日就沒有事干,每日酒足飯飽之后,只能為大明王朝增加子嗣。

    隨著王爺的增加,必然導致王府的增加和圈地的擴大。天下最好的土地越來越集中到皇族手中。明代中葉之后,全國人均土地不斷下降,而同時,皇族占有土地卻迅速擴大。許多王府擁有的土地動輒萬頃:景王、潞王在湖廣等地莊田多達4萬頃,福王莊田2萬頃,桂王、惠王、瑞王的莊田各3萬頃。吉王在長沙,有地七八十萬畝,長沙、善化兩縣田地的40%也歸吉王所有。河南全省土地,居然有一半歸各王府所有。

    皇族們的俸祿都是直接來自各地歲入,隨著皇族人口爆炸式增長,意味著財政支出幾十倍、上百倍的增加。山西晉王府,明初只需年俸1萬石,到了嘉靖年間,增長到87萬石。河南周王府,由1萬石增長到69萬石。湖廣楚王府,由1萬石增長到25萬石……

    就算是這樣人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這些藩王們他們運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影響力,把觸角伸向一切有油水的領域,無利不取,無所不為。

    這些人利用自己是皇族,壟斷地方上所有最賺錢的行業,比如土地、山林和礦山,只要證明有利可圖,皇族就會通過向皇帝乞請或者巧取豪奪的方式,搶占到自己手里。

    各地王爺經常向皇帝哭窮,索要各種特利。許多地方的收稅權陸陸續續劃歸了各地王府:周王擁有開封的稅課權,潞王占有河泊所26處,潞城縣的商稅被賜給了清源王,屯留縣的則歸遼山王所有。平遙王說自己家口太多,生活不寬裕,皇帝命令,把黎城縣一年的商稅劃給他……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左云县| 江西省| 邮箱| 布尔津县| 瑞丽市| 襄樊市| 二手房| 甘洛县| 阿克陶县| 如皋市| 金溪县| 正镶白旗| 柳州市| 千阳县| 资溪县| 扶绥县| 贡嘎县| 当雄县| 庆城县| 塘沽区| 民乐县| 游戏| 青河县| 乐都县| 同德县| 曲水县| 云霄县| 沙河市| 毕节市| 佛山市| 蒙城县| 唐海县| 思南县| 祁门县| 渭源县| 古蔺县| 和平区| 嘉鱼县| 墨玉县| 日照市| 河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