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542章 楊謙收到了來自于太原郡的家信,父親楊寧在太原郡弄得很是有聲有色。 由于山西北部之地因為干旱而導致糧食減產(chǎn),父親為了救援百姓,安撫民心。 下達了命令,開太原義倉,以糧濟民。雁門郡通守李世謨奉命開倉。 王仁恭則已沒有朝庭之令,拒不開倉,若得馬邑百姓民意洶洶,官民皆盡不忿。 最終,父親楊寧親自率軍,押送十五萬石糧食前往馬邑,其中,五萬石分發(fā)給馬邑的兵馬以用軍需之用。 另外十萬石分發(fā)給那些嗷嗷待哺的百姓們,讓馬邑的百姓與郡卒對楊寧這位太原留守可謂是感恩戴德。 對于王仁恭這位馬邑太守更加的惡感深重,可王仁恭這個老頑固非但沒有半點感謝之情。 還親往楊寧營中斥責楊寧擅自作為,決定要向東都彈劾楊寧私開義倉。 直接就把楊寧麾下的驕兵悍將給惹急了眼,若不是楊寧及時阻止,當是這位王太守當場就會成為人肉丸子。 不過,王仁恭雖然平安的離開軍營而去,但是馬邑的兵馬和老百姓們卻不樂意了。 你特么的王仁恭啥意思?你死守著朝庭律令,坐看大家伙餓個半死也就算了。 現(xiàn)如今,楊留守親自給咱們馬邑送來糧食,讓大家能夠吃口飽飯,你非但沒有半點感恩之心。 居然還想要上書彈劾楊留守,你特么是不是腦子壞掉了? 就在當日,五千郡卒生變,聚嘯于王仁恭太守府前,險些就要沖入王仁恭府中。 幸好楊寧當時尚未離開,聞之消息之后,趕緊輕騎入城。 總算是制止住了一場即將暴發(fā)的暴動。而王仁恭驚怒交加之下,當天就中了風,直接躺下難以理事。 而一干馬邑官員的苦苦相勸之下,楊寧不得不硬起了頭皮,代管起了馬邑郡軍政。 好在,他是太原留守,本就有圣命讓他對馬邑與雁門有節(jié)制之權。 不過發(fā)生了這么大的事情,楊寧自然也就趕緊遣人將消息傳給自己親兒子楊謙。 ##### 作為靖難軍之主,楊謙仍舊居于主位,麾下的文武分坐于身畔兩側(cè)。 如今,楊謙麾下真可謂是猛將如云,如果再加上留在江南一帶的那幫武將文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