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14章 “臣楊謙,參見陛下……”楊謙趨步于前,向著正前方滿臉欣賞打量著自己的楊廣施禮。 楊廣滿臉欣賞之色地抬手虛扶道。 “平身,想不到居然會在這江南之地,重陽時節(jié),再遇小楊卿。” “陛下還能記得臣,臣惶恐。”楊謙恭敬地答道。 楊廣起走來到了木箱前,由著宦官將那六個沉重的木箱都掀開了蓋子。 隨手取出了一本翻看了一番,果然還是與之前的一模一樣。 “陛下,三千卷《天子詩賦集》皆已在此。”韓世諤向楊廣恭敬地一禮之后,這才退開。 拍了拍手中的做工精良,紙質(zhì)、封面、縫線無一不精美的《天子詩賦集》。 楊廣很滿意,越發(fā)地覺得楊謙又多順眼了幾分。 “小楊卿,你且告訴朕,汝父是怎么想到這雕板印刷術(shù)的?” “陛下,其實這緣于臣過于頑皮,小時候,就喜歡拿著家父的私印在宣紙上戳著玩。” “前些日子,家父回家省親,酒至酣處,提及此事,突然就有了靈感,就開始在家中設(shè)計……” 楊謙很是生動地將自己父親是如何注意到了印章與宣紙的關(guān)系。 轉(zhuǎn)而開始研究的過程簡練地描述了一遍。 楊廣聽罷,不禁搖了搖頭。 “汝父之才,的確少有,之前,朕聽工部上奏。有一曲轅犁,亦是汝父所獻。” “準(zhǔn)備待明春試之,看其效用如何。這還沒出成果,倒又多了這雕板印刷術(shù)……” 楊謙眉梢微挑,恭敬地道。 “那也是因為陛下知人善用,將家父置于工部,這才能夠讓家父如魚得水。” “家父感念陛下簡拔之恩,焉敢不盡心力,以報陛下。 不論是這可讓天下書價至少降上一半的雕板印刷術(shù),還是那可節(jié)約一半人力畜力的曲轅犁。” “皆是因為陛下慧眼識珠,使家父不至明珠蒙塵,蹉跎歲月。” 楊廣撫著濃須,聽著楊謙的順耳之言,臉上的笑容越發(fā)地顯得洋溢。 這么年輕的少年才俊,語氣是那樣的真摯,目光是那樣的謙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