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03章 三千卷,封面用的可是印上了暗紋的帛紙,以金粉書就“天子詩賦集”五個大字。 用的也非是尋常的麻線,而是用上好的金色絲線編串成冊。 看得楊謙眼花繚亂,不得不服氣,滎陽鄭氏果然真心有錢。 這三千卷書,給人的感覺完全就像珍貴的收藏品一般。 看到楊謙的表情,鄭元珣很是得意,翻開了書冊,露出了里邊那些名家的手筆。 每一首詩賦的字跡或骨力遒勁,結體嚴緊,或纖細輕盈; 或筆斷而意連,又或法度嚴謹,或剛柔并濟,無一不讓人兩眼一亮,愛不釋手。 重要的是,不光有天子的作品,還有當世諸位名士們對于天子大作的贊喻,亦盡錄其上。 不得不說,馬屁功夫簡直做到了極致。 “這些都是請了幾位書法名家所抄錄下來的,還有一些,乃是之前就從名家手中購來的天子大作。” “如今匯編成集,愚兄相信,若是陛下得見,必然會心懷大悅。” 楊謙點了點頭,一臉的服氣:“此事交托與諸位,果然是最好的。” 鄭善愿哈哈一笑,向著一旁的陳泰道。“說起來,還得多虧了陳兄,若無陳兄。 我等也難以在這么短的時間之內,印出這等精美的《天子詩賦集》” 父親楊寧傳來的書信,示意楊謙他們若是去揚州。 那么最好先尋唐國公李淵和高士廉商言,請這二位幫忙進獻。 既然如此,那么他們就必須得提前趕往楊州,先去設法見到這二位。 鄭家幾弟兄之前都示意以楊謙為首,楊謙倒也不保留,把意見說了出來。 鄭善愿兩眼一亮,當既附合道。 “行,我們就這么辦,咱們一行人就先快馬趕往楊州。 另外一批人,則押著書冊沿水路南下,這樣一來兩不耽誤。” 楊謙、鄭元琮、鄭元珣三人當先疾行,趕往楊州。 鄭善愿則負責領著大部份人,押運《天子詩賦集》乘舟順運河南下揚州。 陳泰因不愿意離開滎陽,就負責留下看顧著印書坊。 因為要趕時間,而楊謙和知禮倒是有座騎,剩下的四位楊府家丁卻只能憑著兩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