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嗯,快去吧,早些讀完,早些歇息,至于購書之事,要不娘跟你姐夫提前說一聲?” “不用不用,且容孩兒先考慮一下,到時候再說,再如今學堂的地基都還沒影呢,不用急這一時半會的?!? 楊謙邁開沉重的步伐,離開了正在為親爹的不理智行為而沾沾自傲的親娘。楊謙覺得自己腦子有點不夠用。 看來,自己真是一位俗人,相比起那些東西,還是阿堵之物更適用。 第二天一大清早,楊大公子意欲在大澤村興建學堂,惠及大澤村百姓及楊府佃戶的消息已然傳揚了開來。 甚至那些村民和佃戶們還推薦出了代表來尋楊謙,以表達他們對于楊大公子的感恩之情。并且表示,興建學堂的地盤,由楊謙來挑選。 挑好了地方之后,其他的就不需要楊謙管了,他們絕對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一定會興建出一所令楊謙滿意的學舍來。 他們的好意,楊謙自然不會拒絕,畢竟這樣做,會讓那些大澤村的村民和佃戶們有更多的參與感,也會有更多的責任感與榮譽感。 管家松叔去監(jiān)督開墾荒田,陳管事依舊在城中主持著君子韭食肆的諸多生意。楊謙則領(lǐng)導著劉管事還有一干村民代表,劃定地盤,然后開始設(shè)計學堂。 楊謙實在不太放心這些大澤村村民們的審美觀,生怕他們就如同搭建家中的房舍一般,弄幾座泥土壘起的茅草頂房子就算完事。 畢竟學生們可是不論嚴寒酷暑,都需要在學堂里邊認真學習聽講。精明的劉管事一面聽著楊謙之言,一面將楊謙所交待的那些細節(jié)一一記錄下來。 泥土為墻,不過所留的門窗一定要足夠大,以便于采光,讓孩子們能夠在明亮寬敞的屋子里邊學習,這是楊謙的心愿。 不過考慮到了北方冬天的寒冷,采暖也是一個大問題。只是楊謙暫時還沒有想到好辦法解決,只能先把學舍建起來再說。 地址先定,設(shè)計圖拿出來,交給了劉管事,劉管事可是曾經(jīng)從事過建筑業(yè)的,楊府內(nèi)外的房舍修繕之類的工程,都是交由這位建筑經(jīng)驗豐富的劉管事去主持。 楊謙在兼顧學堂工作之余,并沒有忘記那張令他印象深刻的皮蛋制作配方。 這天用罷了午飯,就得見那劉管事興沖沖地來到了楊謙的庭院?!肮樱牡練?,小人總算是給您找來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