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戀戀不舍地收回了目光,轉(zhuǎn)過了頭來,胖大嬸臉上哪里還有半分和顏悅色的笑意,已是恢復(fù)了以往的市井潑婦的氣勢與彪悍。 “跟著老爺,到了哪,可都不會缺了吃的……”年輕一點的隨從美滋滋地吃著那抹上了香蟲醬的胡餅。 武孔有力的楊忠忍不住瞪了一眼這個嘴上沒把門的家伙,轉(zhuǎn)過了頭來,看了眼目光朝著東方遠(yuǎn)眺的老爺。 這一次離家,因為災(zāi)害諸事,導(dǎo)致老爺都有將近一個月沒有回家了,老爺想怕也在思念主母還有公子。就連自己,都不禁有些想念那老娘們拿手的燜燒羊肉了都。 咽下了最后一口餅,催促著那車夫再快一點,一行人繼續(xù)向著東方,歸心似箭地朝著滎陽郡的方向疾步而去。 ##### 楊謙正在府中與娘親用著晚飯,看著楊謙大口大口的扒拉著粟米飯的模樣,娘親韓氏趕緊給楊謙挾了一大筷的菜。 “吃慢一些,看看你,狼吞虎咽的,一點也不注意自己的形象。” 楊謙嘴上應(yīng)承著,繼續(xù)扒拉著那噴香的粟米飯。沒錯,就是小米煮成的飯食。 在這個時代的南方,稻米飯是主食,而在北方,卻仍舊是以粟為主食,除了粟米這一時期的人們還常食用黍和粱,黍是黍米,也就是黃黏米,又叫糜子。 粱,也就是高粱,這兩種糧食也同樣是當(dāng)時人們的煮飯原料,特別是粱飯,在當(dāng)時是富貴人家的飯食。 至于麥,也就是麥飯,這玩意的口感,這并不好吃,至少口感不能和小米飯、大米飯相提并論。有一個成語叫“麥飯豆羹”,形容食品粗劣,用來比喻生活水平低下。 最是令人無語的一點就是,古人最開始接觸面食的時候,竟然吃中毒了(可能因為體內(nèi)缺少小麥淀粉消化酶)。 唐代以前的醫(yī)書里,都記載了“麥毒”這個條目:小麥有熱毒,吃了會生病,甚至死人。 更有意思的是,古人認(rèn)為,只有面粉有麥毒,麥麩反而可以解毒。只有把麥粒完整地吃下去,才能免除麥毒之患。 所以,站在這個層面,古人更要堅持“粒食”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