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六十四名豐容盛靨的宮女,腳踏樂拍,分八行上場,手揮流蘇扇,歌喉齊放,作八佾之舞。(八佾之舞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屬宮庭樂舞中的最高規(guī)格。) 文武臣工們耳聞仙樂,目迷五色,不禁心醉神迷。 八佾之樂奏畢,宮女們?nèi)苑职诵锌羁钔讼拢诙Y部的安排下,宴會(huì)開席。 天武朝,禮樂興,每逢大宴必舞樂奏曲,鐘鼓司的工作基本沒停過,不停為宴會(huì)演奏,像是后世的背景音樂,一首接著一首。 一奏《起臨濠之曲》,名《飛龍引》;二奏《開太平之曲》,名《風(fēng)云會(huì)》; 三奏《安建業(yè)之曲》,名《慶皇都》;四奏《削群雄之曲》,名《喜升平》; 五奏《平幽都之曲》,名《賀圣朝》;六奏《撫四夷之曲》,名《龍池宴》; 七奏《定封賞之曲》,名《九重歡》;八奏《大一統(tǒng)之曲》,名《鳳凰吟》; 谷/span九奏《守承平之曲》,名《萬年春》! 席間,年過花甲的老臣們,有灰白稀疏的束發(fā)隨著樂拍在不停地?fù)u擺,還有枯瘦的指爪握住玉筷在敲擊碗碟,跟著伴奏唱起了《賀圣朝》: “......華夏千年正統(tǒng)還,瞻日角,睹天顏,云龍風(fēng)虎競追攀,君臣勤苦成王業(yè),王業(yè)汪洋被百蠻.......” 亦有年事已高的武將吃貨們,不顧歌舞一味大嚼的缺牙老嘴在不住捫動(dòng),湯汁不斷從嘴角流出,沾得花白胡須上淋漓不堪。 坐在御案后的朱慈烺,瞇細(xì)著眼不住地巡視著樂而忘形的老人們,忍俊不禁,嘴口露出深深的笑紋。 說是老人,其實(shí)這些老頭在他眼中,不過是晚生后輩的“年輕人”。 截止皇熙三年,朱慈烺共有后妃六十九人,其中漢女六十人,余者九人民族不一。 到了現(xiàn)在,不少早入宮的嬪妃已經(jīng)去世了,連皇后徐晨蕓也在九十六歲時(shí)崩逝。 如此龐大的后宮,子女必然不少,朱慈烺一生共有子女七十四人,其中皇子三十六人,公主三十八人,孫輩更是多的數(shù)不過來。 除了朔武帝朱和陛和漢王朱和墿死了,目前活著的最大的兒子,是齊王朱和岱,已是拄著拐杖的八十老人了,狀態(tài)看起來比朱慈烺還要老。 有人會(huì)好奇,為什么漢王才活六十,齊王卻活到了八十歲?老太子朱和陛也是活了近八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