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1章 天武功臣廟-《大明最后一個狠人》
第(1/3)頁
歲月悠長,山河無恙,故人已不復當年模樣。
歐洲的戰事已過去了十五年,天武六十二年冬,就藩于印度的漢王朱和墿在等待中薨逝,終年六十一歲。
消息傳至京師,帝大愕,不知所為,閉門兩日。
三日后,天子鑾駕通過洪武大街出正陽門,萬民禮拜。
鑾駕行至京師外的中華神壇前慢慢停下,八十高齡的天武皇帝在兩個兒孫的攙扶之下,步履蹣跚地走向神壇。
身后,年逾花甲的徐皇后亦陪在旁邊……
朱慈烺看著眼前這座聳立著的神壇,往事一幕幕浮現在眼前。
昔日的老師、臣子,他們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現在他們,都已經遠離他而去……
姜逢元、謝升、陳國祥、孫應元、黃得功、周遇吉、朱大典、朱有能、張國維、朱繼柞、李邦華、方孔照、盧九德、盧象升、孫傳庭、王廷臣、虎大威、任光宇、馮英.......
再年輕一點的,吳忠、徐盛、曹變蛟、朱成功、李巖、方以智、沈廷揚、冒襄、劉同升、張煌言、陳子龍、王夫之、閻應元......
他們,全都死了!
朱慈烺仰天長嘆:“故人陸續凋零,好似風中落葉,吳忠死了,徐盛死了,連朕的兒子也死了一個?!?
“唉......朕孤獨??!”他看向徐皇后,眼中隱隱有淚花閃爍。
這座神壇,記載著大明帝國如何一步步走到現在,又有多少忠烈之士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一張張鮮活的面孔,尤在眼前。
“有你們,才有現在的大明帝國,天武盛世?。 ?
朱慈烺向著中華神壇,腰慢慢的彎了下去,深深的鞠了一躬……
六十三年春,朱慈烺為紀念當初一同打天下的諸多功臣,敕令工部在紫禁城內文華殿右、東宮前的一片空地上,修建一座天武功臣廟。
廟的大殿內繪制十八位功臣的畫像,比例皆真人大小,畫像均面北而立,以供天武帝時常前往懷舊。
這十八位功臣,被后世稱為“天武十八臣將”,都是在天武朝為大明開疆拓土、建立大功的文臣武將,妥妥的時代楷模。
最早跟隨朱慈烺的平云王孫應元居首位,靖南王黃得功其次。(幾個王都是死后追封,郡王銜)
接著是忠武王李廷表,漠西王周遇吉,開武王徐青山,鎮北王茅元儀,襄武王曹變蛟,吳忠,徐盛,楊廷麟,趙景麟,楊其禮,李定國,朱和墿,朱和坤,趙士驤,萬俊杰,李少游。
值得注意的是,漢王朱和陛位列十四,秦王朱和坤位列第十五。
他們雖算小輩,生的遲,但一個滅了雄踞歐亞的薩菲帝國和奧斯曼帝國,一個橫掃歐洲,能入圍名副其實。
讓人驚奇的是,李少游居然也在其中,位列第十八。
此時李少游早已去世,被草草葬在澳洲,兒子李尚勇也去了,其后人也在澳洲繁衍生息。
然因太子逆案,李氏家族受到牽連,全族每日被破勞作,生活十分困苦。
時隔三十年,朱慈烺下旨,恢復李少游朝國公爵位,赦免其后人罪責,又命其長孫李亞繼承爵位,為朝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厦门市|
龙井市|
曲松县|
蓝田县|
永丰县|
塔河县|
东乌|
武平县|
洛隆县|
商都县|
龙陵县|
原平市|
都昌县|
柳江县|
和田县|
福建省|
镶黄旗|
连云港市|
盐津县|
旺苍县|
伊宁市|
大宁县|
靖宇县|
九江县|
新郑市|
安徽省|
舟山市|
卢龙县|
高台县|
石泉县|
巨野县|
合阳县|
桐梓县|
青田县|
临夏市|
凤庆县|
安化县|
晋州市|
临清市|
龙江县|
烟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