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論兵法之謀,白夷和漢人差遠了! 早在之前的追擊戰時,朱慈烺路過此地就發現,這里的地形很棒,就是他想要的理想決戰地形。 因此,他借著“和談”的名義,將軍隊撤到了此處。 朱慈烺有個很大的好習慣,他每到一地方都非常注意周圍的地形,這一習慣使他在作戰中受益匪淺。 他也曾多次對身邊將領說:“凡能對自己有利的地方,都應加以研究,說不定將來會在那里打仗,會要占領那個地方。” 選擇有利戰場,是朱慈烺軍事作戰中的一大特點,也逐漸成為明軍所有將領注重的習慣。 眾人笑鬧一陣,朱慈烺看看天色,下旨召集各將御營議事。 此次軍議慎重浩大,各軍麾下,團總及以上的將官皆要參加。 ...... 是役對峙,明軍在東,依托小山城構筑工事,擺開防御架勢。 聯軍則在西方背靠著斯切林山城,戰場中央有一片丘陵凸起,視為此役兵家必爭之地,朱慈烺謂之制勝高地。 正所謂“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以待敵;若敵先居之,引而去之,勿從也”。 朱慈烺提早探知地形,選擇有利戰場,明軍先行登高好不費勁的占領了制勝高地,大有機會固守優勢地形。 七月初十清晨,東方已經發藍,天色蒙蒙亮。 與此同時,昏暗的空氣中火光猛閃,大批的炮彈在明軍陣地上落下,硝煙夾著沙塵遮天蔽日,各種巨響震耳欲聾,明軍的制勝高地如同地獄一般。 聯軍探得制勝高地的重要性后,路易十四毫不客氣的發動了強大攻勢,無數身穿各異軍裝的聯軍士兵相繼出動,密密麻麻的一片,整個戰場完全被吼叫聲和槍聲淹沒了。 聯軍以低擊高,用的是火炮漫射,連炮火觀測也沒有,炮彈雖然密集,但是造成的實際殺傷很小,可謂是雷聲大雨點小,震懾意義多于實際意義,明軍的陣地損傷不大。 因為是突襲,剛起早的明軍士兵們從帳篷被窩里趕了出來,手忙腳亂地穿好衣服抓上武器,進入坑道里嚴陣以待。 士兵們抓著武十步槍,上半身趴在戰壕外面,忍著撲面的中等風沙,盯著前方飄忽不定的沙塵,還有在風沙中晃晃悠悠的、一圈一圈的鐵絲網。 一架架明武機關槍都推出來了,架在戰壕的后面用沙袋擋著,瞄著前方,準備射擊不要命沖鋒而來的白夷。 如果聯軍有向后逃跑的,那也是機關槍的目標,總而言之,既然來了,就得招呼。 綿延的步兵戰壕之間,是一段一段間隔的輕炮營陣地,擺著一架架輕型迫擊炮。 低矮的迫擊炮后,戴著八瓣帽兒鐵尖盔的明軍炮兵蹲低著身子,懷里抱著炮彈,瞇著眼睛瞄著前方。 漸漸的,遠處揚起的沙塵越來越濃了,如同形成了一道看得見的沙塵墻。 明軍大兵們都清楚,那是聯軍的人馬,所有人,心里都開始期待了。 頭上的東風火箭嗖嗖的直飛過去,那是后方的火箭營陣地在發射。 可惜的是,明軍的炮火似乎對聯軍殺傷力也是有限。 不是威力不行,而是那幫白皮豬沖鋒的隊形混亂,間隔很大,而且完全看不懂建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