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61章 大軍北上-《大明最后一個狠人》


    第(2/3)頁

    在這份邸報中,朱慈烺看到了幾位大臣上奏的題稿,慶都、欒城、趙州、柏鄉(xiāng)、唐山等地遭到清軍屠殺。

    其中兵科抄出察理廣平府屬龔鼎孳題稿稱:“臣所過地方,如慶都、欒城、趙州、柏鄉(xiāng)、唐山之屬皆一望莽蕩……入其城邑,雞犬寂寥,有瓦礫而無室家,有荊蓁而無煙火……有謂城垣廣闊至二十余里,而城中居民不滿二三百家者……有謂編審人戶向來數(shù)萬,近止千余.......”

    也就是說:許多城墻周長達二十多里的中型城池,被清軍屠后只剩二三百家,數(shù)萬戶籍人口只剩一千余人!

    還有一份井陘兵備道楊汝經的報告:“本道所屬十六州縣,戊寅虜入,無一不經殘破,重以奇荒,兵燹孑遺同歸于盡,顱山血海,辨認無從……收殘骸剩漬,分男女為兩巨塚,合葬于城之南北野......”

    獲鹿縣及其周邊十六州縣亦遭到清軍屠戮,出現(xiàn)顱山血海之象。

    其中還有山東巡撫王國賓報告:“由黃河以抵濟南……皆奴氛寥落、途次杳茫……全齊皆灰,臭氣道路,血積盈衢。”

    山東督糧道鄧謙南報告:“臣之祖母、臣之叔祖、臣之兄姊奴婢共計四十六名口,俱死于烽焰之中。”

    “既然來了,就都留下吧!”朱慈烺越看越是憤怒,清軍的猖狂和肆無忌憚的屠殺徹底引起了他的殺意。

    自從天啟五年十月努爾哈赤下達長諭,指責漢民“窩藏奸細,接受札付,叛逃不絕”后,他下令:“分路去,逢村堡,即下馬斬殺。”

    努爾哈赤命令八旗備御以上官將帶領士卒,各去自己轄屬的村莊,凡系抗金者,一律處死,在遼東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屠殺漢民。

    經過持續(xù)多年的反復屠殺,遼東漢民幾乎被屠殆盡,這樣導致了遼東勞動力不足的情況,也出現(xiàn)了大規(guī)模的糧荒,在皇太極上臺后,為了解決這種情況,多次派兵從喜峰口等地攻入長城以內不斷屠殺和劫掠人口。

    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守城必屠”成了八旗軍的軍規(guī),只要八旗軍攻城時對方不投降,那么攻下后一定會屠城,以此制造威懾力,減少自身的傷亡。

    屠城不僅是軍規(guī),甚至出現(xiàn)在滿清皇帝的圣旨里,如《清實錄》記載,鄭親王濟爾哈朗南征的時候,圣旨就命他:“抗拒不順者,戮之;不得以而后降者,殺無赦。”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蔡县| 武清区| 得荣县| 民乐县| 通山县| 迁安市| 北京市| 蓝山县| 体育| 三台县| 额尔古纳市| 漠河县| 洱源县| 湘乡市| 大名县| 武城县| 稻城县| 金昌市| 大名县| 涞水县| 临海市| 泰安市| 长葛市| 灌南县| 渝中区| 临夏县| 金秀| 红桥区| 静海县| 江达县| 阿巴嘎旗| 南安市| 乳山市| 东光县| 汉源县| 平塘县| 安化县| 卢湾区| 怀来县| 潮州市| 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