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軍工發展-《大明最后一個狠人》
第(1/3)頁
從演習中,朱慈烺覺得火槍的射擊速度太慢了,于是想到了紙筒定裝火藥,去兵仗局的研究所找湯若望和孫和鼎商量。
湯若望是欽天監的監正,又是天主教的負責人,平時很忙,在兵仗局的時間很少。
朱慈烺也理解,老外畢竟靠不住,就算改朝換代了,對他們的影響也不大,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
而作為大明人的孫和鼎就不同,他毎天都泡在研究所里,開始仿制改進最新型的燧發槍。
見朱慈烺來了,孫和鼎行完禮后,就從從一支箱子里拿出一把火槍,遞給朱慈烺,笑著道:“殿下,這就是我仿制成的新式燧發槍。”
朱慈烺接過之后,這支槍比勇衛營士兵用的燧發槍略小一些,長約一米三多,八九斤沉,在打火結構上也比之前的燧發槍復雜得多,但試了了扣機之后,發現也省力的多。
看來歐州發明了隧發槍之后,就一直在完善它的功能,這也是為什么歐洲在近代能領先世界的原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在任何時代都是沒錯的。
“殿下,您再看看這個!”孫和鼎說著他從一個抽屜里拿著一支四十厘米多長的原始手槍樣式的火槍。
“這是左輪手槍!”朱慈烺震驚了,沒想到孫和鼎居然把這玩意給摸了出來!
“殿下,您認識這輪轉打火槍?”孫和鼎也是一愣,震驚道。
朱慈烺瞪大了眼睛,道:“孫先生,你不會說這玩意是你發明的吧!”
孫和鼎擺了擺手,道:“殿下,這東西自然不是我發明的,這是湯神父從卜加勞鑄炮廠購買的,這種火槍可以一次填彈四發,射程在三十多步左右,可以連續發射,而且無論刮風下雨,都能使用,非常方便。”
朱慈烺嚇了一跳,還以為錯過了一次不為人知的歷史秘密。
朱慈烺拿著這玩意,仔細的觀察了一番,這所謂轉輪打火槍,應該就是后來左輪手槍的先祖。
不過他在找個地方試射了幾次后,很快就發現了不少的缺點。這玩意中看不中用,結構太過復雜,最主要的是子彈打光后,裝填十分麻煩。
朱慈烺道:“可以給軍官和炮兵防身使用,并不適合大規模的裝備全軍,如果能改進一下就好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来安县|
黑河市|
锡林浩特市|
滦南县|
齐齐哈尔市|
增城市|
宿松县|
栖霞市|
育儿|
屏东市|
乐都县|
渭源县|
邻水|
赫章县|
盐源县|
广水市|
张家港市|
石河子市|
河南省|
西丰县|
米脂县|
新建县|
韩城市|
南雄市|
策勒县|
东海县|
博乐市|
永丰县|
陇南市|
台北县|
东明县|
开封市|
南丹县|
鲁甸县|
古交市|
望江县|
盘锦市|
玉山县|
新绛县|
扬州市|
额尔古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