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安置流民-《大明最后一個狠人》
第(1/3)頁
從三月起,陸續有一股股流民從陜西,河南等地流入直隸,聚集在京城附近,希望在天在腳下能夠活命。
特別隨著傳言太子殿下奉旨撫民在京城開設粥廠,去了便可活命的消息傳開后,到了五月份,更是有一股近萬人的饑民來到京城。
大明建國初期,朱元璋在各地設有養濟院收容災民,養濟孤貧殘疾無依者,又設立義塚,掩埋遺尸骨骸。
到了永樂年間,朱棣又在各地設立飯堂賑濟流民,在京師還設立蠟燭、旙竿二寺收容災民。明朝中期以后,大明更是遍立粥廠,賑濟災民。
設立粥廠本來是為了體現仁政,不過到了明朝末年,朝廷國庫困難,連當兵的都好幾個月,甚至是幾年都沒發軍餉,對于流民,更是無力賑恤。
各地的官員和富戶大多又冷血,出來施粥的人太少了,導致各地流民餓殍遍野,眾多婦女孩童被拐賣,更多的地方,連白花花的大姑娘白送都不要,給不起飯吃。
自從流民不斷涌入京城后,京城中很多商戶米鋪集體抬高了米價,趁機博取暴利。原本一石米要五兩的銀子,現在一石卻要八兩的銀子,簡直上搶了。
大明中期富足的時候,一兩銀子可以買米兩石,就是在平常年景,一般一石米也只要一兩銀子。
到了明末,各地鬧災荒,還有流寇搶劫,北方也是隔三差五的被建奴搶掠一番,米價已經離譜到比以前翻了好幾倍了。
朱慈烺聞言,立即傳下令旨,京城中的米鋪糧行,對比四月份的米價,但凡漲幅超過一成的,直接讓人把粥廠移動到他們商鋪門口,看他們是要錢還是要命。
流民最缺的就是吃的,米鋪中的大米,在流民眼中比黃金還好使,在米鋪門口施粥,結果可想而知。
這個時候,朱慈烺想到了朱純臣,自從上次敲了他一筆銀子后,這老東西還敢不老實,加上這次募捐只捐了五十兩銀子,太不給他這位皇太子的面子了。
“既然你不給我面子,那我也不必給你面子,是時候再取點銀子用用了。”朱慈烺臉上笑意難掩,隨后揮筆寫下一封信,署名還是‘浩南哥’。
信中大概意思是這個京城扛把子,原本準備拿著國公爺的十萬兩銀子瀟灑的過一輩子,沒想到天意弄人,身上的銀票無意間被流民順走了,因此再次‘請求’國公爺再賞十萬銀。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林县|
台中市|
锡林浩特市|
府谷县|
江安县|
成武县|
巴林右旗|
遵义市|
淮安市|
德格县|
镇坪县|
靖安县|
澄江县|
房产|
桦南县|
恩施市|
嘉黎县|
富阳市|
永春县|
来宾市|
六枝特区|
崇文区|
二连浩特市|
修水县|
梁山县|
深水埗区|
新民市|
盘锦市|
台东县|
门源|
健康|
海南省|
黄山市|
延寿县|
花莲县|
全州县|
灵石县|
建水县|
交口县|
南木林县|
错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