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流民問題-《大明最后一個狠人》
第(1/3)頁
明朝時的北京城,從內到外分為紫禁城,皇城,內城,外城四部分。
紫禁城也就是皇宮,處于北京城最中央的中軸線上,是皇帝一家居住的地方。
在紫禁城的外面一圈是皇城,正門是承天門,也就是后世的天安門。除了八局中的浣衣局,二十四衙門中的二十三個衙門的內廷服務機構都在皇城,居住著大多數的太監和宮女。
明朝的太監和宮女人數過萬,只有少部分在皇宮中值班,其余都居住在皇城中,大部分住在萬歲山以北的區域。
內城,也就是北京城的市中心,以元大都城改建而成,面積有五萬多畝地,居住著皇親國戚和朝中大員,還有著各種商業作坊。內城和皇城是‘回’字型,內城在外,皇城在內。
明朝嘉靖之前,北京只有內城、皇城和紫禁城,嘉靖為了安置更多的京城人口,開始修建外城。
不過由于資金不足,只建造了南邊的一部分,面積有三萬六千多畝,外城和內城是‘呂’字型,上面是內城,下面是外城。
北京城外城的街道格局和后世一樣,基本都是以水平豎直為主,全程主干道是通往各個城門的街道,街巷密集,顯得方方正正的。
幾條主街道極為寬闊,可并排可行五六輛馬車。朱慈烺乘坐一輛馬車,有些驚訝的看著周圍的環境,沒想到這外城比內城還要熱鬧繁榮。
馬車所過的大道,兩旁是密密麻麻的商鋪,酒樓,叫賣的聲、絲竹管樂的聲音不絕于耳。
街道上,有許多衣著光鮮的富戶貴族,攜美帶艷,在家奴護衛的擁簇下,出入于各個商鋪酒樓之中,所穿所使之物皆是豪華奢靡之極。
然而在另一邊,與這繁華景像極為不相稱的是,在街道的兩側不少商鋪屋檐下,不少行乞的流民與乞丐摻雜在一起,捧著殘破的空碗,挨門求告。
店面主人拿著棍棒,不斷的驅趕,推打,生怕影響了自己的生意。偶爾有的商鋪會施舍一點殘羹剩飯,立刻引起這些人的一陣爭搶。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和县|
宽城|
喀喇沁旗|
乌鲁木齐县|
会同县|
余姚市|
大港区|
太湖县|
新建县|
巍山|
灵石县|
杭锦旗|
泸西县|
台南县|
曲阳县|
望都县|
聂拉木县|
额尔古纳市|
芜湖县|
元朗区|
富宁县|
汤原县|
墨竹工卡县|
司法|
贵阳市|
分宜县|
日土县|
茂名市|
光泽县|
皮山县|
富宁县|
祥云县|
石嘴山市|
信丰县|
双柏县|
云林县|
平山县|
澄江县|
岑巩县|
平南县|
南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