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留給大家的投標時間只有半個小時,期間銅鑼的工作人員都是安分守己,并沒有因為誰跟誰關系好,主動過來幫忙的。 這是一場無聲的戰斗。 你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是你的競爭對手,且隨時能夠給你致命一擊的那種。每個人神色都變得嚴肅起來,竊竊私語過后提筆寫下商定好的價格。 王泉確實是第一次參加這種招標會,一開始還有些新鮮好奇,此時也被氣氛影響,目光冷峻的看著面前的投標書。 “王總,你準備投哪個加工基地?” 李宏聲音很小,只能保證王泉聽到,他們商量好的要分開投標,盡可能的避免競爭。 “臨易總部這個,李總你試試德城那個,離家近好管理。” 王泉和林東都是以私人名義來的,每個人都能得到一份標書,也就意味著多了一次競標機會。他不知道那些企業和公司會不會也這樣操作,如果是,跟公司企業比起來,他的機會更少了。 雖然是單品招標,但還是按照每頭的價格投標,比如說,一頭豬的豬肝你準備以什么價格承包,直接寫上就行,不按公斤算。 按照正常標準,屠宰生豬重量在二百三十斤左右,每一樣單品都有大概的平均重量,這一點,每個承包商心里都很清楚。 豬肝1.5公斤,豬肚0.7公斤左右,豬腰0.3公斤左右 按照這個大眾周知的數據,各自寫下自己的意向價,價高者得。 王泉的目標很簡單,只有豬腰這一種。 此時的市場價是30元一公斤,也就是說劃算到每頭豬身上,只有9元。除去人工和運輸費用,還要留有利潤,承包價格只能低于9元。 這種成本價每個人都會計算,正是因為這樣,更顯得競爭激烈。 市場價大家都知道,成本價大家也都會算,剩下的就是真正拼刺刀了,看誰敢主動放血,放的越多,中標率越高,利潤就會越低。 這也是很多承包商不愿意跟大集團合作的原因,利潤空間太小了,稍有不慎就會賠錢,根本掌控不了。 “王總,你準備出什么價?” 李宏真的以王泉為主,王泉出什么價,他就出什么價,毫不猶豫。 林東也等著王泉定價,他手里的標書就是個陪襯。 王泉也猶豫很久,最終報出一組數字。 他報出的這組數字,讓林東和李宏目瞪口呆,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可這個時候又不是爭辯討論的時候,兩人猶豫一陣,最后咬牙寫下價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