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日辰時未至,司馬問之早早就在崖邊守候。提前到此等候多有緣由,既有不想令別人等候,也想看到玄明子來自何處。 昨夜睡去之前,他已不再糾結(jié)玄明子的底細(xì)。此處是青玄山后山,前方多有宗門弟子守護,若是外人無法進入。 臨出門時,司馬問之想到一事。 內(nèi)丹之法雖是玄明子主動送與,卻也是他所求之物。有求于人時要禮下于人,昨日沒有準(zhǔn)備,今日再空著雙手不合體面。 但想到與做到是兩碼事,司馬問之此時盤坐在崖邊,雙手仍舊空空。他雖是二代弟子,但之前宗門留下他時曾有約定,居在下峰,沒有供奉。身無長物,所想皆是空想。 辰時已至,不見玄明子蹤影。修行之人言出法隨,所作約定輕易不會作廢,司馬問之耐心等候。 “福生無量天尊,地靈道長久候。”辰時三刻,司馬問之等候已久。胡思亂想之時,身后傳來玄明子的聲音。 剛至辰時,玄明子就已來到。見司馬問之已在等候,就沒有現(xiàn)出身形。三刻之后,司馬問之仍未離去,玄明子連連點頭,現(xiàn)出身形。 “無量天尊,不久不久。”司馬問之聞聲轉(zhuǎn)身,回復(fù)之時有不解。 他曾留意過四周,之前并未見到玄明子蹤跡,也沒有看到他從哪里現(xiàn)身。不過馬上又釋然,修為高深之人多有手段,常人不能揣度。 之后二人言語往來,多是玄明子對他講述內(nèi)丹修行的要訣。巳時一刻,司馬問之開始嘗試調(diào)動周身靈氣入體,聚氣丹田。 不同于之前將靈氣直接盈滿丹田,此時靈氣在脈絡(luò)之中行走,調(diào)動周身精氣時多有損耗。行至丹田之處,剩余已經(jīng)不多。 靈氣聚合不易,引靈多次,艱難異常。多次嘗試以后終得一縷,隨后開始化氣為虛。 化氣為虛時,司馬問之覺察到引靈所得的一縷靈氣百不存一。此時難上加難,他頓覺沮喪。 化氣為虛后化虛為實,剩余靈氣又去九成,沮喪漸成絕望。他終于體會到,玄明子之前話中意味。 修行至午后,司馬問之心情好轉(zhuǎn)。內(nèi)丹修行雖然緩慢,卻并非不可行,他已能感覺到丹田之中的靈氣,雖然幾乎微不可查,但并不是空空如也。 一日修行,喜憂參半。雖有所得,所得卻甚微。天色漸暗,司馬問之離去時多有沮喪,玄明子并未開口勉勵。 第二日,司馬問之再次早早在崖邊等候,手中不再空無一物。 主動與高將軍攀附之人雖然多是雜役,也不乏宗門弟子。既是主動攀附,就不會只有言語往來,來人多少會有表示。雜役給的多是生活所需,宗門弟子給的多有益修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