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百一十五章 太陽中微子失蹤之謎-《學霸的科幻世界》


    第(1/3)頁

    不過很快,喬安華臉上激動的表情便收斂了起來。

    “龐教授,不可否認,你這個理論很美妙,但問題是,我們必須得找到你所說的這種惰性中微子,才能證實你的理論正確,按照你這篇論文中計算的結果,這種中微子存在的時間很短,又很難與其他物質發(fā)生反應,單單如何設計實驗找到它,就是一個天大的難題!”

    龐學林淡淡笑道:“喬教授,你還記得太陽中微子失蹤之謎不?”

    “太陽中微子失蹤之謎?”

    喬安華微微一愣,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他當然知道這個在科學史上著名的難題。

    二十世紀上半葉,物理學家們普遍相信太陽發(fā)光是由于其內部不斷發(fā)生從氫到氦的核聚變反應。

    根據這一理論,在太陽內部每4個氫核(即質子)轉化成1個氦核、2個正電子和2個神秘的中微子。

    太陽正是由這種核聚變反應釋放出來的能量發(fā)光發(fā)熱,哺育著地球上的萬物。

    隨著熱核反應的進行,中微子被源源不斷地釋放出來。

    由于4個質子的質量大于1個氦核加上2個正電子和2個中微子的質量,反應要釋放出大量的能量。

    這些能量的一小部分最終以陽光的形式到達地球。

    這種核反應是太陽內部最頻繁出現(xiàn)的反應。

    中微子可以輕易地從太陽內部逃離出去,其能量并不以光和熱的形式出現(xiàn)。

    有的時候熱核反應產生的中微子能量比較低,帶走的能量比較少,則太陽就獲得了更多的能量。

    如果中微子的能量比較高,太陽得到的能量就會相對少一點。

    中微子不帶電荷,且沒有內部結構。

    在基本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中,中微子是沒有質量的。

    每秒到達地球表面每平方厘米的太陽中微子大約為1000億個,但我們卻感受不到它們,因為中微子與物質發(fā)生相互作用的概率很小。每1000億個太陽中微子穿過地球時只會有1個與組成地球的物質發(fā)生相互作用。由于中微子與其它粒子相互作用的概率微乎其微,它可以輕易地從太陽內部逃逸出來并直接帶給我們關于太陽內部核反應的重要信息。

    自然界中存在3種不同類型的中微子,太陽內部核反應產生的中微子是電子型中微子,這種中微子的產生是與電子相關聯(lián)的。另外兩種中微子是μ子中微子和τ子中微子,它們可以在加速器或者爆炸的星體中產生,分別與帶電的μ子和τ子相關聯(lián)。

    1964年,雷蒙德·戴維斯和約翰·白考提出了一個實驗方案來檢驗提供太陽能量的核反應到底是不是聚變反應。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右玉县| 靖西县| 明光市| 延边| 金华市| 商水县| 宜良县| 张北县| 华安县| 崇明县| 浮梁县| 无为县| 上犹县| 牡丹江市| 兴宁市| 大渡口区| 嵩明县| 龙里县| 永安市| 贞丰县| 无锡市| 科尔| 云南省| 义乌市| 察隅县| 古田县| 隆子县| 海林市| 太仓市| 潞西市| 寿阳县| 浮梁县| 阳东县| 法库县| 淅川县| 长阳| 平泉县| 常德市| 新乐市| 青浦区| 黔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