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氣閘室炸了-《學霸的科幻世界》
第(1/3)頁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種植艙內的土豆莖葉開始由綠變黃,終于到了收獲的季節。
第125火星日。
龐學林和沃特尼完成了第一季土豆的收獲工作。
一棵棵土豆根莖從土壤中拔出來,一串串拳頭大小的土豆顆粒讓兩人喜笑顏開。
將土豆用水沖洗干凈,過秤,然后裝入真空袋保存。
部分土豆被沃特尼精心挑選出來當做種豆,放在種植艙角落的架子上。
112.3平米的種植面積,最終讓他們收獲了278千克的土豆。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大豐收,甚至有些出乎沃特尼和地球上的專家委員會的預料。
因為正常情況下,112平米的種植面積,能夠收獲250千克的土豆就算是不錯了,但這次卻增收了將近百分之十。
經過沃特尼和地球上專家們的討論后,他們認為可能火星的沙土經過地球產細菌改造后,形成了非常適合土豆種植的沙壤,外加上恒溫恒濕的條件以及精細化管理,使得土豆產出超出預期。
對龐學林和沃特尼而言,這無疑是一件大好事。
目前龐學林和沃特尼已經消耗了125個火星日的航天食物儲備,還剩75個火星日的食物儲備,這278千克的土豆,按照每人每天2千克的基本卡路里保障,可以將他們的食物儲備延長到第270個火星日。
在特殊情況下,甚至可以將每人每天的土豆配給降低到1.5千克,但這樣的話只能保持龐學林和沃特尼每天最基本的生命活動需求,基本上干不了什么重體力勞動。
營養學家們重新為他們搭配了食譜,一日三餐中,每日1.5千克土豆外加上300克的航天餐,再搭配烤面包蟲,航天多肽蛋白粉和維生素片,足以保證龐學林和沃特尼的營養攝入。
土豆的做法比較簡單,清洗干凈后,連皮放在微波爐里烤,再搭配番茄醬,口感比起航天餐要糙上不少,不過龐學林和沃特尼還能接受。
接下來的一周,龐學林和沃特尼又忙碌起來,抓緊時間進行第二季土豆的復種工作。
第一季的種豆沒有用完,因此為了節省時間,在第一季土豆收獲前,沃特尼便開始了選種,切塊,催芽等工作。
龐學林則開始對土壤進行凍垡深耕。
按照沃特尼的建議,他首先使用空調系統降低種植艙的溫度,使其溫度達到冰點以下,這叫凍垡。
經過凍垡,土壤內的水分結冰,體積會增加百分之九,土壤經冰的擠壓就會變得格外疏松。
隨后,龐學林對土壤進行深耕,深耕之后便是施基肥。
土豆的生長期較短,吸收的肥料80%來自底肥,因此這些生物基肥將成為土豆生長期營養物質來源的主要保證。
一百多平米的地,花了龐學林整整五天的時間。
這時,種豆已經出芽,兩人又花了兩天時間,對土壤開溝,然后按芽的大小分級、分地排種。
整個復種工作,花了兩人一周時間,接下來兩人再次清閑下來。
每天做好阿瑞斯計劃指揮部安排的科考工作以及監控棲息艙的各項設施外,龐學林空閑的時候,就會研究一下abc猜想,豐富自己的業余生活。
這天晚上,龐學林再次被沙塵暴吹襲棲息艙發出的咯吱咯吱的聲音驚醒。
這是一次三類塵暴,最大風速不過50kph,火星上每個月總要來上一兩次,龐學林和沃特尼都已經習慣。
每次塵暴過后,他們都會執行一次eva任務,清理太陽能電池板上的沙土,檢查太陽能電池陣列,檢查漫游車,檢查棲息艙,足夠他們忙活一天。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和县|
长海县|
时尚|
淳化县|
宁城县|
分宜县|
宝清县|
临漳县|
乌苏市|
沙田区|
南投县|
麻江县|
新郑市|
南昌县|
台北县|
石棉县|
方城县|
太和县|
呼伦贝尔市|
湖南省|
江西省|
九江县|
屯昌县|
锡林郭勒盟|
浦北县|
涿鹿县|
台前县|
天祝|
阿拉善右旗|
盐城市|
金溪县|
桂平市|
宜兴市|
南京市|
新密市|
兴山县|
永仁县|
云南省|
康乐县|
新宾|
葫芦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