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青年,正是當朝太子,沈蒼生。 沈蒼生臉上帶著嘲諷,說道:“這四年,父皇有意不作為,沒想到竟然發生了這么多的事情。” 沈蒼生輕輕一彈,指尖的柳葉仿佛一瞬間化作利劍一般,激射而出,在河面上劃開一道水流。 沈蒼生說道:“我大夏皇朝,什么時候設立了國師一職?” 身后的侍女說道:“這四年,陛下有意不作為,二殿下他親近儒家,像是要收買儒家?!? 諸子百家,乃是各個學問的奠基人,也是促使大夏皇朝繁榮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隨著時間的發展,諸子百家的野心越來越大,已經不滿足在民間了,而是把目光放到了朝堂之上。 “沒有想到,本太子四年未曾回京,老二整出這么多的事情!” 沈蒼生目光中,露出一絲凌厲,說道。 “現任國師的人正是儒家巨子,而自國師上任以來,儒家的發展一日千里,隱約之間,力壓其他大家一頭?!? 司棋說道。 “走,先去會會這位國師!” 沈蒼生一步邁出,已經是數丈之外。 現任國師,乃是儒家巨子,孔儒生! 孔儒生,一身學問,達天人之究,現如今正在姑蘇城內。 道府中。 “哈哈,國師大駕,下官有失遠迎!” 道臺拱著手,大笑道。 孔儒生,年紀五十歲左右,銀發白須,一身白色衣袍,憑空又給他添了一道出塵的氣息。 孔儒生笑笑說道:“道臺事務繁忙,是老朽叨擾了。” 孔儒生拱了拱手。 江南道,道臺蘇護,曾是鎮邊大將軍,因為一次戰役中,身負重傷,從此再也無法拿起刀,辭去武職,轉而成了文官。 大夏皇朝,即便是文官,身上也帶著武藝,這一點是大夏的特色了。 所以,在大夏皇朝中,每一位文官,都有著一個武將的夢。 這也是大夏皇朝為什么是大國的原因。 蘇護臉上帶著笑容,說道:“今晚,本官已經在醉月樓為國師定好位置,為國師接風洗塵!” 孔儒生一聽。 臉上都出欣喜,連忙應到。 一道的道臺,乃是正二品,更何況還是在帝都之外,實力遠遠要比帝都的正二品官員權力大得多。 即便他是國師,在面對一方道臺的時候,也不會把姿態擺放的有多高。 要是道臺不甩他,他也沒有辦法,畢竟,國師一職,現在還只是掛名,只是陛下點了點頭,而沒有圣旨詔令明確,所以,蘇護此舉,已經是大大的抬舉他了。 道府后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