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我覺得我們的故人真的非常的有智慧,為我們創造了一個這樣的節日,所以在這一天不管是在一起或者是不在一起,當我們抬頭望著天空中同一輪明月的時候,這一輪明月的光輝照耀了上千年,將古人和我們連接在一起。” “時隔千年,我們的祝福依然不變,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隨著主持人的串詞說完,電視機前的觀眾們也看到了下一個節目的名字—《但愿人長久》,詞曲作者、伴舞團隊等字幕都打在了屏幕上。 當電視機前的觀眾們看到‘作詞人—蘇軾(宋)’那一欄后,心底都不免升起幾分驚訝。 這是改編的蘇軾大家的《水調歌頭》? 現場觀眾們雖然不知道這首歌的前奏,但不妨礙這首歌的優美,尤其是高歌用他那深情款款的聲音演唱出第一句后,大家也都知道他接下來要演唱的歌詞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 悠揚的旋律再配合高歌動情的演繹,僅一遍,旋律便似雕刻一般印在了大家的腦海里,副歌之后,電視機前和晚會現場便有不少觀眾可以跟著唱了。 這可能就是宋詞和流行旋律結合在一起所產生的的魅力吧? …………………… “媽,剛才那個帥哥的表演怎么樣?” 電視機前娜娜還在因為上個節目而激動不已,激動之余不忘咨詢一下自己母親的意見。 “哪個?” 娜娜剛想解釋,又聽到母親的話,“噓,先別說話,好好聽歌!” 說著,注意力便放在了晚會上,女兒被她晾在了一邊。 娜娜也注意到了電視里那個深情歌唱的男人,而他所唱的正是前段時間剛剛學過的一課—《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似乎挺好聽? 心里這般想著娜娜拿起手機在音樂軟件里輸入了‘水調歌頭’……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