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不歸山上不歸人 第十一章 無題-《玄黃天際》


    第(1/3)頁

    遼原西部的燕安州,由于地處鴻蒙山下,與狂人散居的西漠原一城之隔,常年征戰不斷,養成了彪悍民風,一州男女老少,盡皆弓馬嫻熟。

    燕安州并不是天下第一大州,其幅員甚至比之南面的廣信州,和東面的甘蘭州都頗有不如;但燕安州的主城西京,卻絕對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大主城。

    入夜時分,整座繁華西京的每一條阡陌街巷之中,已經響起了更夫急急打梆喝令的聲音“全城宵禁,門戶關嚴?!?

    偌大一座京城,正應是華燈初上,人山人海的時候,今夜卻是寂寥無聲,偶爾幾聲狗吠和小兒啼哭,也是很快寂沒。千百年來,這座由太一道護教鐵騎統領的城池,歷來律例森嚴,井然有序。

    不一會,寂靜的街巷之中,嘚嘚馬蹄聲從四面八方急促響起,或三五騎,或十數騎從各處街巷如風奔馳而過。清一色的黑甲黑盔騎兵,從散布全城各處的兵營去往城東點兵臺前廣場集合。廣場東面,便是西京城門。

    從各處大小兵站奔出的騎兵數量看來,此次召集的,必然是各營各站的精英。護教鐵騎的全精英陣營,全是至少三境以上的武夫或二境以上的修士。以十夫長領一小隊,百夫長領一大隊;五支大隊組成的騎兵軍團,則由一名屯正統領。將軍之下,至少兩個軍團。

    十夫長至少三境修士或四境武夫;百夫長則是5境以上修士或六境武夫,可以開宗立派的人物。至于屯正,各方面比百夫長要求都要高得多,卻允許是同境修為。一支由屯正率領的護教騎兵軍團,完全可以碾壓上等道修宗門或世間武院。

    當然,鴻蒙山神殿和鐵流驛武院這樣的巨無霸宗門除外。

    點兵臺前,這一次集合的護教鐵騎,赫然竟是由一名將軍率領。

    兩個軍團,千余人馬,黑壓壓的集中在寬闊的廣場上。人無聲,馬銜枚;偶爾有神駿戰馬打幾個響鼻,更添幾分鐵血肅殺的氣息。

    護教軍最近一次集合如此規模宏大的鐵騎軍團,已是五百年前,哪一次清剿逃亡途中的劍魔后裔宗族。

    這一次,又將是追剿何方神圣?

    主將常一問,皮甲玄盔,腰挎寬刃重劍,高頭大馬立于點兵臺上;胯下騎一匹通體黝黑的汗血寶馬,神駿非凡。

    主將馬旁,站著一名身著青布道袍,頭戴綸巾的陣符師。

    陣符師眼神專注,緊緊盯著東門城頭方向。城頭上的守城將士,卻并不是屬于太一道教的護教軍團,而是由北荒城兵家統率的野戰邊軍。他們對護教軍的行動,從來不敢多看多問,只需隨時候命配合,要人撥人,要馬給馬。

    但這一次,常一問顯然對守城的邊軍人馬,都全無興趣。他和陣符師的目光,直接越過了城頭箭垛之上,望向夜空。

    一道耀眼的白光,劃破沉沉夜幕,如一顆流星自東邊飛來,瞬息越過城頭,落在點兵臺上。陣符師雙手掌根相合,掌指撐開,如一朵盛放蓮花的手型。只見他口中念念有詞,那不知屬于何種語言的咒語,喃喃傳出,那極其細微,卻又人人可聞的聲浪,竟在夜色中泛起一陣虛空漣漪,恰恰蕩漾在那道白光的飛行路線上。

    劃過天幕而來的耀眼白光,穿入陣符師發出的夜色漣漪之中,瞬間緩慢下來,光亮也在迅速變暗,呼吸之間,便變成了一把銀色的小劍,在漣漪中飄飄蕩蕩,如同波浪中的一條銀色小魚,緩緩落在陣符師的蓮花手勢中。

    這是鴻蒙山特有的傳信飛劍,接劍的陣符師道號荀真,是來自鴻蒙上山腰道觀的一名高階修士。每次護教軍出征,都會有鴻蒙山修士出任陣符師,既是幫助主將排兵布陣,收集情報,參謀戰略,也負有督軍之責。

    荀真把飛劍上的方寸信箋,交到馬上主將常一問手中。常一問對著信箋,只是簡略一眼,便隨手一擲。信箋離手,隨即騰出一團焰火,化為灰燼。

    這便是信號。城頭上的守城邊軍,連忙奮力地旋轉鐵鏈絞盤,厚重的城門軋軋打開,城外吊橋,也在緩緩放下。

    夜幕下,一道黑色洪流,從西京城東門奔流而去,千騎疾馳,鐵蹄之下的廣袤大地微微震顫。

    一日一夜之間,護教鐵騎兩個軍團,奔襲上千里,除了正常的埋鍋造飯,中途郡縣更換了兩次坐騎,其他時間,幾乎沒有停留。

    到繁華人間再次華燈初上的時候,這上千鐵騎,已經出現在甘蘭州與西南廣信州交界之處的崇山峻嶺之中。

    黑色的騎兵,在高高的山脊上一字排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连浩特市| 城步| 梓潼县| 远安县| 庄河市| 罗平县| 栾川县| 盘山县| 潢川县| 密云县| 武隆县| 根河市| 澄江县| 客服| 宜黄县| 灵宝市| 太和县| 瓮安县| 漾濞| 木里| 甘德县| 涡阳县| 庆安县| 苏尼特右旗| 颍上县| 湖北省| 左云县| 博白县| 开江县| 崇阳县| 乐陵市| 定远县| 承德市| 施甸县| 新密市| 西丰县| 伊吾县| 柳州市| 仙游县| 彰化市| 涪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