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七十七章 闖營 好在羅汝才給張軒準備了一套,宋刻本《史記》。否則張軒又不是專門學習這個的,又怎么能就將整本史記給記下來啊。 張軒以史記為藍本,再加上他大腦之中的印象,以《明朝那些事兒》的風格給羅汝才講了起來。 一講起來,通俗易懂。很受人歡迎,一時間義軍之中高層也都過來,反正這一路上所有官軍都被闖營打怕了,通通不敢探頭,也沒有什么大事。 張軒不知不覺之間,被升格為張先生。他在營中的地位拔高了好多,不過,他也與吉珪有過很多暗地里的碰撞,比如吉珪去羅汝才那里告張軒所講,都是胡言亂語,不是太史公本意。 不過,羅汝才沒有在意,說道:“眾兄弟不過是聽個熱鬧而已,何必大驚小怪的。” 這是羅玉嬌告訴他的。 經過大半個月的跋涉,在何英的引路之下,兩營終于會師了。 在嵩山南麓。雙方會師了。 張軒遠遠的看見一個中年漢子,帶著一頂范陽帽,身上一件粗布外袍,里面有一件精良的鎧甲,透著寒光,他一邊頭發垂下來不少,遮住一只眼睛,隱隱約約能看見這一只眼睛戴著眼罩,如此說來,這就是他在開封府下輩射中的那一只眼睛了。 他就是李自成。 他遠遠的翻身下馬,羅汝才也翻身下馬,兩人互相抱拳,遙遙一拜,李自成說道:“羅大哥。好久不見。” 羅汝才看了李自成的眼睛,臉色微微帶出一絲可惜之色,說道:“可惜,不過沒事,大丈夫行事,又何必在乎少一只眼啊?” 李自成說道:“大哥說得多,之前還有一些不習慣,不過現在都已經習慣了,大哥遠道而來,我在山中設了酒宴,為大哥接風洗塵。” 羅汝才說道:“如此恭敬不如從命了。” 兩人各自上馬,各路將來紛紛跟在兩人身后,闖營在左,曹營在右。跟在兩人身后。 張軒因為一直陪在羅汝才身邊,也算是將領之后,與張軒離得比較近的,是一個文人,他問道:“這位朋友可是精通史記的張軒張先生?” 張軒見這人,臉有富態,大概三四十歲,還有一股書卷氣,仿佛是一個讀書人,不敢怠慢,說道:“不敢當,在下就是張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