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明末求生記》
第(2/3)頁
時的有的跌倒了。
張軒也有一點吃力了。
張軒為了表示與大隊人馬同甘共苦,并沒有騎馬,而且要在隊伍前后的跑,處理各種突發事件,還有小鄧所帶領的夜不收一次又一次的回報。他行軍的距離要遠遠超過了這些士卒。
張軒雖然身體還算健康,進入義軍之后,也被鍛煉出來了,但是讓他一口氣走這么遠,還是有一點吃力。但是他也裝作什么都沒有發生過一樣。咬著牙硬挺住。
時間一長,張軒發現堅持不下的人反而是自己。
這個時代的人身體雖然遠遠比不上張軒,但是一股吃苦的勁卻遠遠在張軒之上。是張軒萬萬比不上了。
小丫從小灰身上下來,說道:“公子,你來騎馬吧。”
“不。”張軒說道:“我必須與他們同甘共苦。”
張軒并不知道該怎么帶兵,他不過是接受過一些軍訓而已,但是他也看過孫子兵法,視士卒為嬰兒,故可與之赴深溪,視士卒如愛子,故可以與之俱死。張軒所能做到的也不過如此,與這些士卒一起承受行軍之苦。
來這個世界越長,張軒越明白一件事情,在這一場從五千多萬人卻只剩下一千多萬人的血浪之中,幾乎是五個人之中只能活下一個大潮之中。張軒怎么保證自己能活下來?
必須有權力,沒有權力連自己的生死都保全不了,而什么權力最重要,自然是軍權。
眼前雖然只有五百人,還有一些半大孩子。但是張軒所接觸到的第一分軍權,他本能的牢牢的抓住,說什么也不敢放開。
張軒拒絕了小丫之后,悶著頭努力走。
太陽在天上好像沒有任何西移的跡象,不知道過了多久,西邊的天空終于被陽光渲染得通紅,張軒也終于看見了大營。
曹營與獻營,以官道為界,左右兩邊扎營。
古代行軍速度,大多為一日三十里,這是春秋時期都確定下來的。之所以這樣做,一來大軍行軍,有太多輜重了,大量的運輸工具,不比張軒如此,張軒這樣的行軍,簡直已經是輕裝到不能再輕裝了。
第二就是扎營問題了。
很多軍隊,在下午都停止前進了。不是因為別的,需要扎營。
而后世曾國藩更是將這個原則發揮到了極致,就是結硬寨,打呆仗。羅汝才與張獻忠也可以稱一聲宿將了。勝仗打了不少,敗仗了打了不少,如何不知道營地的重要性,故而他們早早就停了下來,安營扎寨。
大隊人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平区|
阳谷县|
平原县|
定日县|
静安区|
洛宁县|
静宁县|
河间市|
张家港市|
瑞昌市|
凤阳县|
吉隆县|
浦县|
化州市|
安顺市|
丁青县|
边坝县|
焦作市|
喀喇沁旗|
建瓯市|
凌海市|
武川县|
米林县|
合山市|
长汀县|
凤翔县|
丹阳市|
博客|
堆龙德庆县|
靖西县|
杭锦后旗|
奎屯市|
塔城市|
永新县|
黄陵县|
松阳县|
永顺县|
墨玉县|
宁城县|
永清县|
凌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