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六百五十九章根株牽連-《變臣》


    第(2/3)頁

    …………

    大理寺衙門位于皇城順義門旁,與刑部、御史臺、諸衛府等衙門一起在皇城西面。與其他衙門的熱鬧不同,大理寺門前向來冷落,偶爾經行此處的車馬都遠遠避到大道的另一側,唯恐沾染了上晦氣。

    “三法司”中御史臺、大理寺和刑部的主管雖然都是正三品,但在京中為官的人都能分辨出其中細微的不同。御史臺最清貴,朝堂之上風聞言事、彈劾百官,稱得上橫行無忌;大理寺掌管刑獄重大案件的審理,老百姓口中所說的天牢就設在大理寺中;刑部主管刑罰政令,有權對大理寺的案件復核,如兩者意見不合則上奏圣裁。六部九卿六部排在九卿之前,在眾人的認知里無形中將刑部排在大理寺之前。

    建武三年,原大理寺卿黃勝致仕,并州刺史呂良真接任。在吏部的官員考核中,清楚地記載著呂良真的履歷:祥慶二十年科舉進士出身,中在二甲四十五位,時年二十五歲;歷任三級縣令、司馬、長史、別駕、刺史等職,這位呂大人考績多在中上,并不十分出色,但卻是個運氣特別好的人,每逢考績都能向上遷升,三十年間從七品下縣縣令升到了三品的大理寺卿,是官場上少有順風順水的人物。要知道他當年的同科,多數還在五六品上熬磨。

    自家知道自家事,呂良真最清楚自己的好運氣因何而來,他是天子的親信,當今天子是太子時呂良真幸運結識,這一點與吏部尚書段次宗相似,有這位貴人在背后照看,呂良真才能步步青云,扶搖直上,做到了絕大多數官員不可能做到的事。一直以來呂良真都在充裝天子的耳目,安西大都督朱質樸的黯然離職也有他的一份暗奏功勞。

    這段時間呂良真頭大如斗,天子命大理寺審理江南轉運司衙門弊案,常玉超等人都已經到案,已經審過二堂。按照常例,具體審理案件的是大理寺丞,等案件審理清楚了奏報給少卿復核,最后報送給他,他只要在上面署名畫押認可定案。可是這個案子是天子欽點,呂良真親自審理,不敢有絲毫大意,生恐讓天子覺得他敷衍塞責。

    案情很清楚,有江南轉運司典作李玉波的私賬、匪首葉彥光的供詞以及熊以安的證詞,江南轉運司衙門上下聯手侵吞河工銀兩證據確鑿,只等暗衛追查贓銀在何處就可定案。此案中有案,刺客余樹森牽出轉運司衙門雇兇殺人,葉彥光聞訊潛逃進而引發鐘山寨賊人下山,禍亂江南,萬余百姓喪命,這些供詞奏送給天子,常玉超等人唯有一個死字。

    大理寺審案有律不準外傳,江南轉運司弊案是欽案,呂良真嚴令參與審案的人員一律不準回家,吃住在衙門內;欽差魯從茗也暫住在大理寺中,等案情審定后才準歸家;常玉超等人自然是呆在牢中,連熊以安也乖乖地蹲在牢中。第一堂過完,便有人前來探詢:話說得很活,太子對案情很關注,如果太子妃的哥哥涉案不必看情面,依律嚴處;御史臺詢問中丞魯大人可有犯法,為何大理寺扣人不放;工部要求大理寺將審訊情況告知,以便整頓都水監……

    呂良真雖然為官三十年,但在京城還屬于新丁,形形色色的人物、各式各樣的背景形成巨大的壓力向他襲來,呂良真覺得牙痛上火,睡不安穩,再多等幾日前來探詢的人恐怕更多,呂良真決定先上奏天子,請天子定奪。

    御書房,石方真看罷呂良真的奏折,怒道:“河工衙門糜爛至此,著實觸目驚心。常玉超等人辜負圣恩,真是死不足惜。江南轉運使如此不堪,想來洹河轉運使也好不到哪去,一個月過去,御史臺怎么還不見回復。看來河工之政要下力氣整頓了,要不然多幾次像端州賊人裹脅災民事件,朕的江山社稷怕要不保。”

    作為天子心腹,自然對天子的脾性十分了解,呂良真道:“臣在審案過程中,查知林華縣縣令袁德成、轉運司衙門都水參軍熊以安、典作李玉波、端州龍衛州統紀大濤等人都是精誠為國的忠臣,還有許多義士面對危難時挺身而出、奮不顧身,這天下多數官員、百姓還是忠君愛國之人。”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胜| 日喀则市| 电白县| 安仁县| 西乌| 同江市| 淮阳县| 昭通市| 黔江区| 潮州市| 尼勒克县| 台中市| 六枝特区| 五峰| 航空| 沙田区| 富蕴县| 满城县| 哈巴河县| 霸州市| 台湾省| 衡南县| 九台市| 滨州市| 临西县| 宝鸡市| 安溪县| 新兴县| 安图县| 大姚县| 邵武市| 玛纳斯县| 邓州市| 五峰| 抚州市| 沙湾县| 界首市| 固原市| 喀喇沁旗| 宜良县| 松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