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章 祭天之所-《國祚永延》
第(3/3)頁
青炎疑惑道:“十七歲?已經到了參軍的年齡了,可是其中有什么難言之隱。”
老丈的雙眼有些濕潤,哽咽道:“那孩子命苦,未滿月時害了一場大病,導致不能與人正常溝通,也就是啞巴。”
聽到這里,青炎終于明白對方為何會措辭良久,原來是孩子身患缺陷,如此一來也就談不上參軍的可能,試問不能開口說話的人,又如何能讓袍澤放心將后背交給對方,若有來敵,連示警都做不到。
“老丈的意思是,想讓我想想辦法?”
“如、如果王爺覺得為難,就當草民什么都沒有說過,那孩子雖不能言語,但對王爺您一直當神仙看待,即使不能參軍,下次帶他來見見世面,也算是了卻一樁心愿。”老丈連連擺手,暗罵自己今天怎么老糊涂了,金陵誰不知道虎衛營乃是一支鐵軍,怎會收納自己先天殘疾的孩子。
青炎趕緊安慰道:“老丈,你別誤會,其實我沒有任何看不起令公子的意思,只不過他這個條件確實有些讓我為難,可就像剛才我說的,吃人嘴短,我做了這么久虎衛營主將,今日就任性一回。明日卯時,讓他去三橋湖駐地找史戰,只要能過了他那一關,令公子就是我的弟兄袍澤。”
“王爺此話當真?”老丈顫抖的語氣,昭示著他此時的心情有多么激動,想到自己苦命的孩子和執拗的性子,哽咽的更加劇烈。
“我雖不是什么一言九鼎的真君子,可老丈你還是不會欺騙的,只要他得到史戰的認可,也就代表我的認可,還請回去告訴令公子,機會只有一次,明日卯時之前可要好好準備,切莫錯失良機。”說罷,青炎便向緩緩洞開的通濟門走去。
.....
靈帝駕崩,國無君王。
奢華依舊的金華殿,九龍椅上沒有坐人,趙璟只是在九龍椅下的玉階前擺放了一張木椅,腳下的錦鯉歡快游動,偶爾躍出水面調皮的緊。
除了沒有稱呼真正的皇帝,九龍椅沒有主人,其他跟靈帝在世時期的朝會一般無二,大臣們有奏上稟,平淡無奇。
朝臣默契非常,無人上奏陰平郡與趙靈兒的事,好像所有的事情沒有發生,陰平郡自古以來就是南趙領土似的。
“殿下,臣有事要奏。”
“準。”
諸葛平章上前一步,“殿下,所謂家不可一日無主,國不可一日無君,當初在先帝駕崩之后,殿下明言國殤時期不宜登基,其后又說并肩王爺陷于北地,必須要將他接回家,才可再議登基之事,臣斗膽說句大逆不道之言,先帝駕崩已過三個月,即使殿下心中苦痛,也要為南趙子民所想,在此懇請陛下擇日繼承大寶,君臨天下。”
青炎這才知曉,趙璟遲遲沒有繼位的原因,竟然是自己。
唉。
現今的朝堂之上,早就沒有什么黨爭,所有人都效忠于趙璟一人,所以在諸葛平章言罷,都跪倒在地,懇請趙璟擇日登基。
青炎見眾人都跪了下來,自己孤零零站著也不好,便也想跪下去,反正日后都是皇帝,早跪晚跪都是跪,何況心中沒有絲毫抵觸。
“準奏!”
剛剛屈膝,身前便傳來趙璟的聲音,青炎的動作也停頓下來,不知該不該跪下去。
抬首看去,發現趙璟的眼神飽含愧疚之情,青炎也就明白他是不想見到這一幕。
“禮部尚書?禮部尚書?”
“下官在!”
“命你擇良日籌備登基事宜,無需太過糾結,差不多便好,至于祭天之所,就定在鐵梨山。”趙璟已初俱帝王之姿,這幾道命令下去,頗有靈帝的風范。
而聽到鐵梨山這個地方,青炎有些驚愕,按理說新帝登基祭天的地方,無一例外是名山大川,就說揚州和江州就有許多選擇,可趙璟偏偏選擇位置遠在荊州名不見經傳的鐵梨山,這實在讓人費解。
“殿下,是否再三思些許?鐵梨山路途遙遠,車馬勞頓必不可少,其名氣也是個大問題,最重要的是,荊州剛剛飽經戰爭,還沒有徹底走出陰霾,若是在此期間,北方二國率軍南下突襲荊州,那就為時已晚了啊。”蕭首輔趕緊出言相勸,希望趙璟能收回成命。
“我意已決,就選鐵梨山。”趙璟掃視群臣,“那個地方,是我今生最為重要的地方,在那里,我遇到一生的摯友,若是想讓我繼承大寶,非鐵梨山不可。”
蕭首輔此時已經明白背后的用意,群臣也明白,他們都將目光停留在前端身穿白玉金蟒袍的并肩王的身上。
青炎暗自苦笑,他哪能料到趙璟會選擇最初相遇的地方,全然不顧離邊境線只有幾百里的距離,就像蕭光說的,萬一北方二國趁此良機突襲鐵梨山,那南趙的皇室血脈就絕了后了,尤其是白嫖了陰平郡后,北燕肯定是憋著壞水準備給南趙來一招狠的以解心頭之恨。
“由白翳率領龍驤營一萬將士率先前去荊州,特旨嶺南王世子董歃、并肩王妃董昭、扶瑤郡主趙靈兒隨駕同往,命諸葛幼麟組織水軍戰船,我等走水路前往荊州,至于沿途安全,由并肩王率領一萬虎衛將士護衛。”
青炎算是真正明白,趙璟為了這件事早就在心中做好萬全的準備。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