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戒嚴-《國祚永延》
第(1/3)頁
距除夕已過去了二十多天,對于南趙國土來說,冰雪消融的度總比北方快上一些。
雖說不是急行軍,但二千騎兵比來時的三萬于步馬協同的部隊要快上不少。再加上所有人只帶了五日口糧輕裝簡行,倘若不快一些回到金陵,所有人只能挖草根啃樹皮了。
行過三日,已進入揚州地界,距離金陵也就是一日出頭的路程,時間還有些富余。
“白叔叔,若是金陵當真有變,我并肩王府的護衛是否足夠?這幾百口子的人是否安全?”
青炎與白翳正坐在在一處小河邊,其他士卒俱是珍惜這難得的歇息時刻,各自牽馬來到河邊讓坐騎飲水。
“王府現在明處有六十名侍衛,暗處里也有三十多人,如果兇險在城外還好,要是在城內的話也要看鬧出多大的亂子。”白翳遞給青炎一個牛皮水袋,“但并肩王府十多年來與世無爭遠離朝政,想來即使京中有變,也不會有人為難王府的。”
“報!”
一名哨騎飛馬而至,還沒等馬匹停穩便翻身跪地道:“稟將軍,金陵兩日前已經戒嚴,進出皆不許,小人遠遠望見玄武營將守城器械正一一搬上城墻。”
“可知京中生何事?”
“將軍恕罪,因城外有大量陌生騎兵游走巡視,所以小人并沒有探聽到京中生了什么,但打聽到太初宮幾日前生騷亂。”
青炎沉吟片刻道:“你一路辛苦了,去找王昊讓其尋他人代你繼續打探。”
“看來這兇險果然是出于城內,如果當真是太初宮有變,那絕對跟鄭王沛王的其中一人脫不了干系。”
“世子那日在金華殿上阻止羽林軍傾巢出動,沛王可是極力否定的。”白翳若有所思。
“白叔叔,這些只是明面上的而已,我卻認為這件事鄭王的干系最大。”
白翳有些疑惑,“這是為何?那鄭王并沒有否定你當時的建議,怎么反倒他的嫌疑最大?”
“因為懷化大將軍史天賜。”
話音剛落,白翳猛然道:“難道將軍懷疑史天賜是鄭王所薦,所以判定他與鄭王勾結?”
青炎搖了搖頭,“恰恰相反,史天賜根本什么都不知道,而是被鄭王所利用。”
“朝中雖然武官眾多,但聲望最高的無非兩人,一是史天賜二是長陵侯夏侯晟,但后者年事已高而且即使上朝也并沒有太大的存在感,那日金華殿當著文武百官和陛下假寐便是證明,可不管他是真睡還是假睡,都表明他并不想對朝局涉足太深。”
“但史天賜不一樣,雖然也已經年過五十,但卻是父王之后能擺得上臺面的名將,并且在軍中威望頗高,如果將這個眼中釘肉中刺調離金陵,那鄭王想要有所作為便會順暢許多。”
白翳恍然大悟,“這么說來,這所有的一切都是障眼法了,幸好那日將軍扣下了一萬羽林衛,不然的話只靠玄武營和金吾衛那些人馬,還真不一定能護的了京城無恙。”
“白叔叔,你說錯了,就是我當時扣下的一萬羽林軍,才成為了鄭王天大的助力。”
望著白翳驚愕的表情,青炎解釋道:“你我都知道,京畿周邊乃至于整個揚州,除了羽林衛的四萬人馬,便只有各個郡縣的府兵了,倘若鄭王想改天換日,他就是將揚州的所有府兵拉過來都不一定攻下金陵。”
“所以將軍的意思是,即使當日你不建議陛下留下一萬羽林軍,鄭王也會上奏,而且會留下更多的羽林軍?”
“不錯,一萬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皇家羽林軍,再加上從揚州各個郡縣調來的府兵,足夠對金陵構成極大的威脅。”青炎一臉沉重,“我還料定鄭王為了這次行動必然在暗處準備了大量的人手,這一來二去,可就占盡了上風。”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孜|
桦川县|
长阳|
旬邑县|
和林格尔县|
拜城县|
揭东县|
攀枝花市|
泌阳县|
太仆寺旗|
内丘县|
房山区|
墨江|
天等县|
云安县|
赤城县|
子洲县|
丹寨县|
阳山县|
德钦县|
五河县|
双桥区|
密山市|
卢湾区|
当涂县|
浦县|
龙江县|
陇南市|
常宁市|
德昌县|
南开区|
开化县|
昂仁县|
穆棱市|
左贡县|
任丘市|
肥西县|
三明市|
金沙县|
堆龙德庆县|
云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