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玄龍翼刃-《國祚永延》
第(1/3)頁
白翳并沒有立即說出原因,而是繼續(xù)講述著趙玄策夫婦的往事。
在并肩王夫婦與北府煌騎名滿天下后,趙靈宗將淮河沿岸的所有防線盡交其手,可見其對趙玄策的信任有加。
而后趙玄策便常駐于壽春打造淮南防線,操練兵將。
待幾年后,南趙恢復(fù)了幾分元氣,趙玄策采納陳尹山的建議上奏北伐,經(jīng)趙靈帝準(zhǔn)奏后便帶著五萬兵馬準(zhǔn)備出征。
大興四年,也就是二十年前,南趙建國以來第一次北伐即將拉開帷幕。而這時并肩王妃已有身孕,雖不能陪伴在自己夫君身側(cè),卻在淮河江畔再次筑臺擂鼓,為三軍將士踐行。這五萬南趙兵將當(dāng)中,大部分經(jīng)歷過鐵盂山之戰(zhàn),當(dāng)再次望見那一身素衣還有耳中熟悉的隆隆戰(zhàn)鼓,皆是士氣高漲,氣沖霄漢。
那一曲為自己夫君所創(chuàng)的‘煌策行’,伴隨著五萬將士度過了淮河。
這次出征主攻北燕,陳尹山計劃先攻臨潼陰平二郡,打造淮河北岸的堅固防線后,再分兩路再擊淮陽,最后直撲北燕首府彭城。
當(dāng)聞并肩王親自率兵北伐渡河,北燕上下早已聞風(fēng)喪膽,幾個州郡更是望風(fēng)而降不戰(zhàn)自潰,南趙軍隊只用兩個月便開拔至彭城下。北燕皇帝已知無路可退,只能一邊固守城池一邊派人前往西涼求援。
西涼在鐵盂山之戰(zhàn)中傷亡比重最大,而且連綿的京觀更是建在武關(guān)之下,哪還有膽量派遣援軍,即使知唇亡齒寒的后果,但也不敢有一兵一卒邁出汜水關(guān)。
南趙軍隊面對著高大堅固的城墻,悍不畏死的猛攻半月之久,奈何彭城經(jīng)過北燕皇帝親自動員已然經(jīng)萬眾一心,并且在南趙兵臨城下時早已收攏殘兵,此時的彭城守軍兩倍于南趙,所以即使是趙玄策和陳尹山二人,一時間也沒有什么好辦法。
五日后,金陵突然派八百里快馬手執(zhí)金牌與圣旨來到趙玄策帥帳,告知西涼在武關(guān)有大量異動,命其不要繼續(xù)圍攻彭城,迅速返回壽春。
這道命令讓趙玄策和陳尹山二人不明所以,因為當(dāng)軍隊渡過淮河后,便派出大量探馬警戒著西涼動向,即使到此時,也并沒有消息傳來西涼有何異動。
片刻后,陳尹山便窺探出這道圣旨的用意,想來是趙玄策一路勢如破竹僅用兩個月就攻到了彭城下,城破也只是時間問題,趙靈帝害怕功高蓋主所以在取得一定戰(zhàn)果時便命其班師。
經(jīng)過一夜的商討,趙玄策與陳尹山做出決定,雖然君命難違,但即使是南反也不一定原路返回。
而后,趙玄策再次震驚了整個華夏大地。
他放棄淮陽與彭城,只留少量士兵固守淮河北岸的臨潼陰平二郡,自己親率大軍折返一路向西而進(jìn)。沿路攻克了沛郡、陳留郡、汝陽郡、潁川郡、清河郡,直至殺到西涼的汜水關(guān)下!
天下震動!
寰宇皆驚!
趙玄策和陳尹山都已知曉趙靈帝用意,分析日后再難有如此良機(jī)重創(chuàng)二國,既然皇帝說汜水關(guān)有異動,便借這最后的機(jī)會,要讓二國五十年內(nèi)不敢南下一兵一卒。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孜县|
莒南县|
安陆市|
山丹县|
都匀市|
措勤县|
昌黎县|
乌恰县|
澄城县|
郯城县|
固阳县|
乐东|
城步|
潼南县|
南靖县|
武山县|
墨竹工卡县|
牡丹江市|
应用必备|
永靖县|
沅江市|
吉木乃县|
青神县|
大石桥市|
洮南市|
郸城县|
马公市|
泽州县|
宾阳县|
道真|
平邑县|
罗田县|
江北区|
石林|
西乌珠穆沁旗|
沐川县|
弥渡县|
汪清县|
嵊泗县|
平昌县|
高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