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曲阜,魯國的都城,也是周王室衰落之后,最后一處保有濃郁的禮樂之風的城市,一生克己復禮,想恢復三代之治的孔丘于此誅殺了學術上的敵人少正卯,一時引起轟動。 “孔丘兄啊,那少正卯雖和你持不同觀點,但所謂君子和而不同,這實屬正常。你這般直接誅殺,似乎不符合仁者之風啊!在下的主張和你儒學更是背道而馳,你不是也要找個機會,誅殺了我?” 大司寇府中,姬玄淼和孔子跪坐在廳中,想到前日之事,不由感慨道。 少正卯已經死了三天,至今尸體還在城樓上暴曬。孔丘為了立威,不但執意要殺人,還不許別人收斂尸體,一時間恨他者有之,懼他者有之,鄙視他的人也有不少。 孔丘長的高大魁梧,面相敦厚,雙目有神,透著一股智慧和通達,一見便知是非凡之人。 “少正卯是小人之桀雄,一身兼有心達而險、行辟而堅、言偽而辯、記丑而博、順非而澤五種惡劣品性,有著惑眾造反的能力,不可不殺。此乃君子之誅也!” “這是孔丘兄的一家之言。少正卯并未做過于國不利之事,他只是一個大夫,并非執政上卿,有什么造反的能力?” 姬玄淼并不認同孔丘的話,這也就是忽悠下子路這些徒弟,哪能說服他? “孔丘兄創儒學,推崇禮樂治國,一心想恢復三代之治,這大司寇負責實踐法律法令,輔佐君主行使司法權,與你之儒學相去甚遠。可惜孔丘兄對我有偏見,否則這職位倒是很適合我!” 孔子笑著道:“非是孔丘對姬兄有偏見,你之道雖能富國強兵,卻會使人心崩壞,沉迷于利益權術,不合君子之道。若用此道治國,則與禮樂盛世越遠也。東魯國這最后的周禮之鄉,怕是要毀于一旦。” “哈哈!”姬玄淼搖頭,對孔丘的話不以為然,淡淡道:“孔兄此言差矣,我之道乃帝王之學,不但能富國強兵,安邦定國,更能中央集權,結束紛亂。一旦面世,影響將深遠而廣泛,就算你之學說淪亡,我之學說也會經久流傳,為國家圭臬。” 孔子自然不認同,二人又是一番論道,結果都沒說服對方,末了,姬玄淼道:“孔兄,你雖殺了少正卯,但魯國貴族勢力強大,又有齊國虎視眈眈,這是內憂外患,你之學說在這亂世龍潭之中,只怕不能有所建樹。” 孔子自信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所謂事在人為,只要持之以恒,即便有困難,也可克服。就算最終失敗,我也無愧于君王社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你正在編寫的周易里面的話,果然是人道精髓之句,足以流芳百世,我對你這本書的成就越發期待了。” “不過是總結前人所學,對伏羲先天八卦用后天之道來加以闡述,再輔以文王卦經,并非孔丘一人成就,倒是當不得夸獎。” 兩人這一番交流,直到晚上,姬玄淼才回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