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九十七章 圖連地脈,鼎刻天規-《洪荒之天帝紀年》


    第(2/3)頁

    祖龍九子如今被封禁了法力,以芥子須彌之術收在九個瓶子之中。大禹取過瓶子,又請闡教金仙幫忙,把九鼎分別運到九個早就建好的龍脈祭壇之上,要以祖龍九子和龍脈勾連。

    隨著儀式開啟,大禹站在中央豫州鼎上,龐大的人道之力匯聚在泰阿劍之上,遙遙對著龍之九子化作,只聽龍吟聲連續想起,龍血飛濺,不停的涌入九鼎之中,不一會就填滿大半,受傷的龍子泡在自己的鮮血之中,連聲哀嚎。

    此時不少大神通者都關注在這里,想要看看鼎鎮九州的效果,只見隨著祖龍九子慢慢被煉入九鼎之中,龍血龍魂和靈脈中的祖龍意志共鳴,先前布置好的九州大陣開始運轉。

    大禹手中九州圖放出道道光輝,化成一卷陣圖,圖中靈脈交錯,彼此勾連,以九州鼎為陣眼,開始匯聚分散的地脈龍氣,以劃分冀、袞、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區域。

    大地中的靈脈本來沒有形態,不過自從祖龍以自身和靈脈融合,梳理地氣之后,就漸漸形成了龍形,成為地運的外在顯化。

    而天命王氣一般也會分散在大地之中,被各處龍脈吸收,若有運氣好,祖先葬入龍脈節點處,又有王氣匯聚,就會漸漸形成潛龍之運,有資格在亂世爭奪天下,吸收其他龍運。就算在盛世,王氣不顯,也可官運亨通,享盡榮華。

    故而人間天子自稱真龍,一般氣運都以金龍的形式外顯,和地脈靈氣相呼應,再得上天承認,就形成三才合一之勢,成為至尊至貴之人。

    如今九州鼎借助九龍子和地脈融合,以九州運轉大地龍氣,在九州之上形成九條大龍脈,合在一起,就是人族天命正統。

    只是隨著九州大陣運轉,諸圣臉色漸漸感覺不對,只見大陣之中,龍氣成型的剎那,大鼎之上突然出現無數銘文,再投射出金色文字虛影,漂浮在虛空之中。

    這銘文每一個都是先天道文,以字成句、以句成行、再以行成網,順著九州大陣的靈脈勾連蔓延,不一會就布滿洪荒大地。

    “這是,天條?”

    接引和準提對視一眼,心中震驚,雖然早就知道天帝在謀劃著什么隱秘之事,沒想到是要把天條融入大地之中,那么接下來順理成章就會融入天道之中,三界之內都被天規所包裹,成為天綱地常,無時無刻不在規范著眾生,如此一來,天帝對人道、天道的影響豈不是更進一步了?

    最可怕的是,這行為也在天道規則允許之內,天條約束神仙妖魔鬼怪,是天庭代天地行駛神權的體現,某種程度上說,是對天道規則的加強。

    天道沒有靈智,只有本能,只會根據天地發展衍生大勢,對天地有功者獎賞,有害者責罰。

    天帝的這種行為對天道來說是有功的,天帝是三界之主,以天條治世,是理所應當之舉,把天條嵌入天地,是天庭和天地的進一步融合。

    但這對圣人來說,卻有害。

    本來天庭和諸圣平分天道權柄,但隨著天帝一系列手段,如今天道權柄已經開始傾斜,越來越對圣人不利,要是長此以往,天帝豈不是繞過圣人就能定天道大勢?

    雖說這樣一來,天道運轉失衡,被天帝一人操弄,平衡規則反彈之下,肯定會反過來壓制天帝,但那個時候,還能翻盤嗎?就算鴻鈞老祖出手,也未必就一定能干的過天帝了。

    如果把天道比喻成海,那么天帝的這種行為就是把有自己思想意志的水不停的灌入海中,在使大海壯大的同時,這部分有思想的水也會越來越能影響大海,如果承受的住大海翻動的碾壓反噬,就能主宰大海,如果不能,就會被反噬受傷。

    而諸圣,就是大海中另一些有不同思想的水,和大海既統一又對立,在維護大海的同時,也會影響大海,借用大海的力量。所不同的是,東王公在海外影響海水,諸圣在海內。至于一般的混元大羅金仙,則基本沒有影響大海的資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