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心中這樣想著,青城開口問道:“閣下功力不俗,氣度不凡,調兵遣將也算看得過去,不該是個默默無名之輩吧。但恕我直言,上泉信玄這個名字,我的確沒聽過。” 聽著青城是要打聽自己的底細,上泉信玄看著青城的眼睛,四目相對,鋒芒盡露。 “海川雖小,總不至人口還不及臨海城,將軍難道如此之神,對海川之人盡數皆識?” “呵呵,海川人眾,青城沒興趣結識那么多。但近幾年的軍中名將,青城可是聽過不少。” 上泉信玄想要回避青城的問題,后者卻不給他機會,反而是直指要害。然而他聽到青城的逼問,似乎并未有所擔憂或猶豫,反而是平淡的說道:“不愧是段家后人,雖與我海川并未交手,但依你們所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果有名將風范。段將軍有禮了,在下的名字是歸隱之后另取得,將軍自然是沒聽過。不過名字并不重要,將軍想要的答案,在下可以給你。但是既然將軍問了,在下本姓武藏,名字,實在不提也罷。” 一聽這話,青城先是一愣,沉吟片刻后試探性的問道:“那你是承認,你隸屬海川軍中,而非什么海盜之說了?” 聽著青城的話,上泉信玄輕點了點頭。而他看出青城似乎有些不解,平淡的解釋道:“真人面前何須作假,在下想著,以將軍之才也定然不會相信所謂海盜之說。將軍既拿出了對在下的重視,在下若執意不誠,倒顯得小氣了。” “哼,你倒識趣。” 上泉信玄直言不諱,表明了自己的身份。青城冷哼了一聲,沉思片刻,似乎是在腦海中搜索他的身份信息。 “閣下既已歸隱,何必再介入俗世紛爭,殊不知,心不誠事不行,到頭來一場空。既有雜念,歸隱也無意義,既然窺覬我大齊國土,倒不如實實在在的與我大齊一戰。” 青城本意嘲笑上泉信玄,但是后者聽后并未反駁或動怒,反而是點了點頭,似乎在表示對青城所說之事的認可,同時回道:“將軍說的極是。哎,在下本已脫離俗世,一心揚‘新陰流’。奈何塵世出世,皆是國人,國有重托,不可不顧。況且,在下的劍法中也悟出了不少兵法,正想找人印證,而以將軍之才,段家之名,正好合適。” 這人不卑不亢,言辭鑿鑿,但在青城看來卻有些強詞奪理,不免有些動怒。 “什么國有重托,分明是狼子野心!你海川若有難,你入世救人青城自當敬佩,但眼下你們是打著屬國的旗號妄行侵略之舉,還敢如此理直氣壯,真是恬不知恥。” 青城教訓了一番,上泉信玄不見羞愧,未有動怒,反而是說道:“立場不同,角度不同,看法不同。將軍是大齊名門將邸,自當事事以大齊為重;在下隸屬海川,自當為國籌謀。其實我們做的都一樣,不同只是立場罷了。將軍又何須強加罵名于我呢?” “呸,少拿我和你們比。我大齊謀劃天下,也只會名正言順,公開挑戰,而似你等小人行徑,我大齊不齒!” 青城不屑與海川行徑相比,上泉信玄嘴角微微一翹,說道:“將軍果然天真。但不知,如若將軍處在我海川的局面,面對強齊,是否也能如你所說一般公開挑戰了。” 這人立場堅定,極難動搖,青城也不愿與他多費口舌,說道:“我光明磊落,大道良多;你卑鄙下作,前路無頭。道不同不相為謀,我也不愿和你多做糾纏。只是我不懂,你口口聲聲為了海川,但既然承認了并非海盜,不就把海川推上了風口浪尖,給了我大齊行兵的理由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