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王嫂并不認識段青城這個人,記憶里也沒有和他的交集,甚至就沒聽過這個名字。所以,即便她承受了太大的打擊而失心瘋,也不會給自己虛構跟青城有關的任何事。因為她根本就不知道。 說回王嫂,她們家和鎮海侯府并無交集,王大牛也并沒從軍,那么,如果王嫂瘋,那她給自己虛構的假象,應該是自己兒子出去干活多日未歸,因何卻變成了跟隨鎮海侯打海盜呢? “難不成是王大牛跟大娘說過?但這也說不通啊,如果是怕母親擔心自己而不敢實言相告,王大牛只會說自己是去干活了,因為從軍會讓母親更加擔心,同時,他沒有從軍的本事,母親也不會輕信的。為何在王嫂的記憶里,會有這么一句話呢?” 這些事交織到一起,仔細想來確是漏洞百出,然而現在唯一的知情人王大牛已死,王嫂的精神又極不穩定,青城也不敢細問,怕勾起一些讓她傷懷的往事。因此,這事倒成了無頭公案。 “對了娘,我走之前,有沒有和你說過什么?或者留給你什么東西保管?” 事關海盜,又累及無辜百姓,青城不敢怠慢,決心要查出真相。但考慮到王嫂的情況,只好慢慢引導。而聽到他的話,王嫂仔細想了想,說道:“你走之前,也沒多說什么,就光和我說是鎮海侯爺募兵,你跟著他去打海盜了,回來就能掙很多銀子。” 聽著王嫂的回答,青城眉頭微皺,不禁暗想道:這就更奇怪了。鎮海侯雖有募兵之權,但真正做這件事的,肯定是軍中低級軍官,怎么可能是鎮海侯親自募兵?何況剿匪之事千難萬險,人盡皆知,王大牛一個普通百姓,又有老母待養,怎么會去冒這個險呢?再加上,軍餉最多夠吃穿用度,何來剿匪成功就能賺很多銀子之說呢? “哦對了,你倒是沒給我什么替你保管的物件兒,但是娘前兩天收拾家里的時候,好像是找到的一個布料還不錯的包袱,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想著應該是你的東西,就給你放起來了。” 一聽這話,青城想到那包袱里或許會有什么線索,急忙追問道:“那您放在哪了?” “我放哪來著”,說著,王嫂站起身來四處看了看,略顯著急的說道:“娘這個記性怕是不太好了,怎么就想不起來是放哪了呢。” 青城看著王嫂的樣子,知道這包袱的事應該是生在她瘋那幾天,導致記憶有些混亂,這種時候肯定越想越焦急,急忙勸慰道:“娘,不急的,找不著就算了,等您什么時候想起來再找也不遲。您快歇會兒吧。” “不礙事,娘不累。你這一回來啊,娘高興都來不及,就感覺這一身子力氣都使不完,哪還會累啊。你坐著不用管,我再給你找找。” 王嫂這話依舊是笑著說的。其實打從青城“認母”開始,她就不停的笑,不難看出,真的是很開心。而看著她的樣子,青城嘆了口氣,正要說話,突然門外響起一陣喊聲。 “少主,你在里面嗎?我是疾風啊。” 一聽是疾風找來了,青城先是一愣,然后跟王嫂解釋說是自己的朋友,就去開門了。等開了門,疾風看到青城果真在此,急忙說道:“少主你還真在這里啊,我當鎮海侯誆我呢。” 看著他火急火燎的樣子,又提到了鎮海侯,青城就問道:“你去找侯爺了?” 第(2/3)頁